财经纵横

经营城市不如经营民众的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05:37 中国青年报

  杨绍福

  近日,青岛市市长夏耕提出,住房这一商品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据悉,青岛市原市委书记杜世成一直推崇“经营城市”的理念,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房价不能降,高房价能提升青岛形象。经济学者指出:“青岛明确提出住房价格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表明‘经营城市’的思路发生根本变化。”(据《21世纪经济报道》)

  “经营城市”的概念和思路并非青岛独创,而是普遍存在的城市管理思路。即便是在酿成众多恶果的今天,这种潜意识支配下的管理行为也未获得有效的清理,仍在继续影响一些地方的城市规划和工作方向。

  这种“经营城市”的管理思路作用于实践,就出现了以卖地收入来维持市政建设,以房产的活跃来拉升GDP,以及将各种城市资源进行拍卖或转为私人经营等做法。青岛是2008年

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达200亿元左右,杜世成提出的策略就是卖地,而且美其名曰“靠市场化手段解决”。

  当城市的一切都成为推动GDP疯长的工具时,权力使用的越界和偏差就难以避免。在杜世成看来,青岛的一砖一瓦都可纳入政府经营范围,结果青岛五四广场的一座公厕拍出了数十万元的天价。可见,剥去“经营城市”这层华丽的外衣,就可轻易看到其“变卖公共资源”的败絮。一切都可卖,一切都要卖。

房价居高不下与此有关,基本公共设施要收费与此有关,不久前饱受争议的地名冠名权拍卖同样与此有关。

  城市的发展应当为人的幸福服务,但在“经营城市”的思路下,人的幸福却在为城市的发展让路。问题是,民众的幸福都没有经营好,何谈经营城市呢?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还是要以GDP为本,市民的选择才是最终的答案。

  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在其《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中写道:“一项理性的政策之所以理性,是因为它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即政府应当选择给社会带来的收益最大限度超过所付成本的政策。如果收益没有超过成本,政府就必须避免采用这些政策。”“经营城市”虽然带来了市场经济的表面活跃,暂时性地提升了当地GDP的增长速度,但民众所受的伤害却是巨大的,社会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幸好,青岛市及时转变了这种思路。而在更多的地方,这种转变至今仍没有完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