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寅泉:汽车出口“热”的一道清醒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11:22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掀起了汽车出口热,许多知名不知名的汽车企业,纷纷宣称自己的产品出口海外,或非洲或欧洲、或印度或德国,给人的感觉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然“做大了”,开始抢占大众、丰田在全球的市场了。 就在这一片热中,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近日发了一道给汽车出口热降温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3月1日起,对汽车整车产品(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底盘及成套散件)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 中国汽车出口海外是好事,而商务部等五部委却在刚刚热起来的当口发出这样一个规定,这不是卡中国汽车产品走向世界的脖子吗? 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正是给自得其乐的中国汽车出口热下了一道清醒剂,这个规定出台的很及时,如果再不出台这么个规定,中国汽车出口将成为世界的笑柄。 笑柄之一:自卖自买。这是笔者有一天看一台电视节目得到的感受。一个挺大的国产汽车厂商,老总在台上对一个人千恩万谢,原因是这位“老同志”在德国买了一辆这个厂出口到德国的轿车。中国车出口到德国,寥寥无几的买主却都是生活居住在德国的中国人。那位“老同志”在台上大谈买这辆车是为了表达爱国的心愿,而在谈吐间透露出真正的德国人却几乎没有人认这个牌子的车。这样的节目居然还上了电视。 笑柄之二:一辆也算出口。据统计,2005年我国共出口了13.7万辆整车,但这13.7万辆却分布在多达20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出口的企业达1025家,其中出口量在10辆以下的有600家,出口仅一辆汽车的企业竟有160家!160家汽车企业,每家企业都可以借这1辆车向社会大肆宣传自己有产品销往海外。这是典型的中国人好大喜功、死要面子活受罪外加赔本赚吆喝的心理。美国人对中国汽车热衷于制造出口效应的评价是,按照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标准,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大部分公司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仍很原始,有些还处于手工业作坊的时代。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出的汽车,硬要往海外卖,卖一辆也算出口,这还不够给中国丢脸的呢。 笑柄之三:竞相压价压没了售后服务。汽车是所有人类用品中最需要售后服务的一种产品。汽车的销售价格中都含有售后服务的成本。中国企业为了出口竞相压价,自然就把这一块的价格给压掉了。长此下去,谁还敢买中国的汽车?一旦这种现象在外国形成共识,就是若干年后中国汽车真的强大了,消除这种影响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给中国汽车出口加上几道门槛,别让那些无良厂商毁了中国形象,商务部等五部委的规定无疑是一道清醒剂。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