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美专家研讨经济增长与波动周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00:02 中国经济时报

  经济连续高增长,尤需先行指数昭示未来

  ■本报记者唐玮

  全世界都在为中国经济能保持长期的高增长而惊奇。当经济运行平稳时,人们往往会忽视潜在的危机。而经济的先行指标和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上存在的波折。中国经济会否减速,甚至衰退?拐点何时出现?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结构性调整在所难免,而经济景气研究该如何来应对这些挑战?1月16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与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中国经济与企业研究中心(TCB)共同举办的以“经济增长与波动研究:指数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应用”为题的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努力求解。

  制定先行指数

  可以预示波动周期

  “现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向市场经济,是特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仍然有庞大的政府和计划部门,我还是觉得,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驱动力量是来自市场的。”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高级研究员和经济顾问,世界商业周期、经济指数和预测评估领域的国际权威维克多·查诺维茨博士评价说。

  中国经济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长,这样的速度会持续多久,什么时候可能出现衰退?维克多·查诺维茨指出:“我们也希望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但如同美国、英国,他们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都经历过经济的不稳定,如有阶段性的扩张,也有阶段性的收缩,这被称为是商业周期,中国也不例外。因此,我们需要研究生产、产出时间和就业时间,它们之间是不是特别匹配,在需求方面关注销售,把这些综合起来作为先行指标的目标,来展示一般性的经济活动到底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所以,在美国经济先行指标用来衡量商业周期和经济扩张情况,也衡量扩张的波峰和波谷,以及什么时候出现收缩。中国也应该建立起这样的先行指数,大家应该了解这种方法,因为这在很多方面能够显示出中国的经济历史,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测非常重要。”

  对于中国连续多年的高增长,维克多·查诺维茨认为,如果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话,就没有周期可言,而只是长期的增长,并没有衰退,但可能会有减速。那么,如果出现减速的话,应该如何做出反应呢?这就需要测量一下什么时候出现减速。如果幸运,我们能够保持高速经济增长是最好的。但是,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永久保持经济增长。如果是严重的减速,从8%减到2%的话,那么,可能有失业率的增长,人们财富没有那么多了,他们就会抱怨、指责政府。如何避免剧烈波动呢?我们需要有一些先行指标来衡量商业周期。而中国目前经济增长很快,不希望出现衰退,或者尽可能少地出现衰退,因此,有必要与中国相关部门开展合作,推出这样的指数来预测,既考虑增长周期,也考虑商业周期。

  维克多·查诺维茨以日本为例,解释说,日本从1965年开始有四次衰退,先行指数可对其进行很好的预测,对于避免减速和衰退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先行指数,可以看到经济周期波动,也可以很好显示未来是出现衰退还是减速,这非常重要。

  预测经济拐点

  需要考虑结构性转型现状

  而据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研究员郭丰介绍,他们通过研究六个变量:工业总产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城镇单位劳动报酬、全部进口总额、旅客周转总计,并结合了GDP因素,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衰退期波峰是1988年2月,谷底是1990年2月,持续了两年时间,从46降到了40.9,但这个衰退不是很严重,而且,可以看到从谷底反弹非常迅速。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就变得非常迅速。

  郭丰在谈到为何选择这六个变量时说,工业总产量,一是因为它历史比较悠久,二是其月度发表一次;三是因为其是和GDP的组成部分息息相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是因为历史比较悠久,可以到八十年代中期或者是更久一点,也是月度发表,但缺点是覆盖面比较窄,日本或者是韩国这些东亚国家选消费品零售总额时,是用消费品加上批发这一变量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同步指数,而且它是月度性的,缺点是它时间太短了。城镇单位劳动报酬,缺点是季度性的,所以采用从季度过渡到月度,因此这个指标是平滑的。实际进口总值跟中国经济状况联系比较紧密,有比较长的历史,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而且是月度期的,变化非常大,同时是国家海关总署用美元来统计,这样的话就规避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第六个,旅客周转量,郭丰不认为存在着季节性影响。为什么选这个因素呢?因为它也有较长的历史,从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同时,它是月度性的,而且属于第三产业的变量。

  但是,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景气调查部主任唐有成认为,1988年、1989年和1990年的拐点严格来说是不应该有的,剔除偶然因素,宏观经济应该是继续上行的。“1988年应该是双高,高通胀,高增长,而1988年到1990年是我们国家的特殊时期。从数据看,零售业实际上是包括批发的,即商品零售总额,1992年以前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现在其中还有制造业的销售,只不过没有包括房地产和住房,汽车包括了。现在最大的意见就是说按照TCB这种做法,中国不可能出现在这一、二十年的拐点,会一直往上走。”唐有成指出。

  国研中心宏观部研究员李建伟指出,因为中国现在处于转型时期,从体制上来说是转型,从经济结构上来说变化更大。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居民消费结构,乃至于其它一些结构性指标的变化都非常大。“在中国做指数,第一点,不考虑结构变化,无论是体制性的结构变化,还是各种经济结构本身的变化,指数并不能反映中国实际情况。第二点,如果考虑到由于这种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增长趋势的变化,比如说潜在增长率的变化,那么,多出来的指数恐怕也很难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更难以用这个指数来预测未来拐点或者是趋势。”

  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也指出,首先,中国是一个经济转型的国家,它的增长趋势和波动特性相对于TCB长期研究的发达国家肯定会有差异。另外,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的发展时期,会出现非常大的结构性变动,这都给景气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研究经济景气

  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研究经济周期波动要考虑更多,如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产业结构,在中国这么剧烈的变动,对经济周期变动到底有什么影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比如服务业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到现在同步指标还是以制造业为主,没有把服务业、工业考虑进去。第二个问题,怎样把长周期纳入短周期分析过程当中。如果把结构性季度模型,年度模型结合起来考虑,可能对于宏观决策更加有借鉴意义。

  而TCB介绍的关于先行指标的做法,对于我们的景气研究有无借鉴意义?“TCB的Ataman Ozyildirim博士一直在强调四个指标:货币供应量、利率差、

股票市场、还有住宅建设。在中国,有些指标实际上并没有放到先行指标里面去,比如说像股票市场、利率差等问题,中国的特殊情况在于转轨过程中。这些指标对于先行指标的研究相当重要,我们期待TCB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国先行指标的研究。” 祝宝良建议,下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是,通过同步指标,既可以从生产、收入,以及支出等几个方面反映经济增长,也可以从经济增长、金融、物价、国际收支平衡角度上反映这个变化。所以,通过同步指标这种组合性指标,比看GDP单一指标全面得多。选取指标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指标选取的稳定性或者是一致性。第二,进行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没有国际指标,很难判断世界性周期的变化。第三,考虑指标可统计性和可获得性的问题。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量经济系教授高铁梅认为,国内在经济景气分析方面的不足之处是系统化建设不够,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共享,指标体系虽然都是基于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统计指标,但是指标的描述、含义和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模式,这就使得各个研究单位得出的结论不易比较。另外,指标系统数据维护和景气指数计算工作量大。而且,现在没有权威部门研究和发布我国经济周期基准日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