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魅力中卫的强市路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 09:11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段树军何玲

  “中卫是镶嵌在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新欧亚大陆桥‘金腰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卫市市长李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卫县,成立地级中卫市,中卫的历史和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李锐介绍,“十五”以来,中卫以加快建设生态旅游文化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旅游特色化,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65.85亿元,年平均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01亿元,年平均增长7.1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63亿元,年平均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8.21亿元,年平均增长11.2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423元,比2000年增长102.3%年平均增长15.1%。

  工业强市

  “中卫工业基础良好。”李锐介绍,以西部首家县级上市公司美利纸业集团公司、全国最大的枸杞酒生产基地香山酒业公司、规模和效益均居同行业前位的瀛海建材公司、染料中间体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的明盛染化公司等龙头企业为骨干,中卫已初步形成以造纸、酿酒、冶金

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十五”期间,中卫累计投资79.59亿元,建成了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明盛染化、明巨电石、科豪陶瓷、日盛电化、茂源通达果汁、磊鑫矿业等一批投资规模大、集聚效应强的外地投资产业项目,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培育壮大了美利纸业集团公司、宁夏红集团公司、宁夏发电集团中宁分公司、赛马水泥中宁分公司、瀛海集团、昊丰伟业、大河机床等优势骨干企业,撑起了中卫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到2005年末,全市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56.44元,年平均增长22.04%;实现工业增加值17.11亿元,年平均增速达到21.84%。工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53.5%,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李锐说,中卫市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打造实力中卫、魅力中卫、和谐中卫所必须坚持的“六大战略”,工业强市战略排在首位。这次大会明确提出,到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实现工业在中卫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十一五”期间,中卫将以实施造纸、电石、PVC、钢铁“四个百万吨工程”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力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把中卫建成全国最大的造纸基地,西北重要的陶瓷生产、酿酒、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宁夏重要的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基地,以此带动全市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

  一要做强支柱产业,增强竞争力。依托现有骨干企业、特色产业和名优产品,扩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总量,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谋划建设一批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项目,着力打造具有中卫特色的造纸、酿酒、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工业总量。

  二要培育规模企业,增强聚集力。着力培育中冶美利纸业、宁夏红、秦毅、大河机床、科豪陶瓷、通达果汁等一批竞争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催生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成长型、科技型中坚企业,使之成为推动中卫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带动全市企业的快速发展。力争到2011年有3户企业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5户企业过10亿元,20户企业过亿元。

  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千万不可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农业稳市

  “中卫物华天宝,美丽富饶。”李锐介绍,中卫得黄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据介绍,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中卫加快发展蔬菜、家禽、枸杞、硒砂瓜、草畜、马铃薯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了以中宁县为主的枸杞产业带,以市城区柔远、镇罗、东园等乡镇为主的设施蔬菜产业带,以环香山中部干旱带为主的香山硒砂瓜产业带,以市城区宣和、永康等乡镇为中心的家禽养殖产业带。

  随着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优势的同时,广泛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2006年,仅中宁县枸杞干果及深加工产品出口创汇1477.2万美元,出口量占全国九成以上。全市枸杞干果总产量突破3万吨,实现销售产值近4亿元,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主产区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达1496元,比上年增加296元,增长24.6%;蔬菜总产量达到38.3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实现收入3.81亿元,主产区农民来自设施蔬菜产业的现金收入达到196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4%,已成为农民投资回收最快、效益最为明显的战略支柱产业;硒砂瓜总产量达到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干旱带农民户均收入17100元,人均种瓜收入达到3285元,直接带动1.46万户7.61万山区农民受益。

  李锐说,“十一五”期间,中卫将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力争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搞好产品深度开发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把中卫建成“世界枸杞之都”、国家级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中国硒砂瓜第一市”和西部最大的商品鸡生产养殖基地。今后五年,推动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硒砂瓜面积达到10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2万亩,饲草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小茴香面积达到16万亩,红枣面积达到20万亩,马铃薯面积达到100万亩。

  旅游活市

  “中卫山川秀美,钟灵毓秀。”李锐说,中卫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西北的雄浑与江南的秀美浑然一体,古老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穆斯林风情相互融合,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区沙坡头,不仅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马拉缰”等独特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而且以丰硕的治沙成果饮誉世界;以丹霞地貌著名的寺口子风景区层峦叠嶂,险幽奇绝,令人叹为观止;现存的中卫岩画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密集程度世界罕见;一碗泉旧石器遗址、春秋时代的古墓群、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高庙、逶迤壮观的明长城、民族历史风情浓郁的海原清真大寺、风格独具的双龙山石窟、轰动世界的“环球大震”遗址等多处古迹名胜,展示着中卫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锐介绍,“十五”期间,中卫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完成了《中卫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部分景区规划,充分挖掘大漠黄河、杞乡文化、海原环球大震遗址等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沙坡头、寺口子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开发了沙坡头生态风情苑等旅游项目,沙漠产品的包装和推出取得突破性进展。沙坡头被评为“中国五大最美的沙漠”之一和“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卫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9.8%,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今后,旅游产品开发以打响沙坡头品牌,打造黄河漂流、沙漠探险、古刹建筑、生态观光、回乡风情、登山攀岩六大精品为主,建设沙坡头、寺口子、边关沙漠湿地、枸杞观光园、南华山等十大景区,使旅游成为中卫靓丽的“城市名片”。力争到2010年,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5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6亿元。

  李锐说,“十一五”期间,中卫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城联创”为抓手,紧紧抓住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机遇,加快

城市建设步伐,挖掘开发旅游资源,彰显特色,打造精品,把中卫建成西北最美丽的滨河城市。

  ■城市名片

  中卫市

  总面积:16824平方千米

  总人口:102万

  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东眺银川,西枕兰州,自古就是西北地区的一个重镇,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的西大门。现辖沙坡头区(原中卫县)、中宁县、海原县。

  中卫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这里是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是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包兰、甘武、宝中铁路和即将建设的中太铁路在此交汇。109国道、石中高速、中郝高速、石营公路、中靖公路、中西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中卫山川秀美,钟灵毓秀。西北的雄浑与江南的秀美浑然一体,古老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穆斯林风情相互融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