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惊人的3秒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02:3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一位中国记者到丰田的元町工厂参观,为了验证丰田的生产效率,记者让陪同参观的“车间主任”做了一下拉线表演。车间里每个工人只要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就会拉动头顶上的一根线,这时会响起一支短小的曲子,生产线也会暂时停下,直到问题解决生产线才会再次启动。令记者吃惊的是,从“车间主任”发现问题拉线,到处理问题的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只用了短短3秒钟的时间!而且,该技术人员之前并未在记者的视线之内,他似乎是魔术般一下子“变”出来的!

  惊人的3秒钟所体现的生产效率,或许可以作为丰田著名的“精益生产”模式的最好注脚吧。尽管“精益生产”模式受到推崇和效法,但大多数国内企业引进这一模式之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时甚至感到这种模式不仅没发挥什么积极作用,反而为企业带来许多麻烦,成为企业的拖累,于是便开始对这种管理模式产生怀疑。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企业对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价值缺乏本质的理解,存在一种“速成”的错误观念,以为只要有了这套先进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生产效率自然会提高,却往往忽视任何质量管理体系都必须“重在执行”的重要性,采取“先虚后实”、“先假后真”的做法。在具体实施及执行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由于一直以来都没有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执行运作,导致管理体系与实际生产运行存在严重脱节,而企业员工习惯于按不良的方式操作,严重地阻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真正执行,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如果严格按照丰田的模式进行管理,3秒钟“变”出一个技术人员其实并不难,而如果你对这3秒钟表示惊讶,这恰恰说明你缺乏“重在执行”的理念,根本没有真正把“精益生产”模式贯彻到企业生产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在生产时出了问题也拉线,但拉线之后,技术人员要多久赶到现场,企业并没有规定。既然设置拉线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拉线之后技术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现场,那么整个生产线只能处于停顿状态等一个人,这样的话效率当然无从谈起,而拉线这个环节也就形同虚设。

  “重在执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执行作为一种行动,取决于意识,如果缺乏质量意识,再好的质量管理模式也难以付诸行动,而即使有行动,效果也不会很理想。然而,提高质量意识,却是一项更为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它需要企业必须在企业文化、管理的标准化、标准的执行、工作行为及教育培训等诸多方面做出努力,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参与。只有让无形的质量意识与有形的工作质量结合起来,让模糊的质量意识与员工的绩效结合起来,才能使质量管理的工具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才能最终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作者:胡立彪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