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2007年走势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08:49 中国经济时报

  ■大势观察■工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压力仍然较大

  实事求是地看,目前投资增速反弹的压力仍然较大,主要原因:一是推动投资冲动的体制机制因素还没有改观,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尚待改善。土地、能耗等调控措施的落实力度有待加强,企业的总体投资成本依然偏低,加之2007年十七大召开、“十一五”规划项目逐步启动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冲动仍很强;二是在建规模偏大,新开工项目依然偏多,投资惯性较大;三是企业效益提高导致资金充裕,亦可能刺激其投资积极性;四是随着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正规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境内体外循环资金和境外热钱的融资占比已高达60%以上,投资风险偏好放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及巩固宏观调控效果的难度均加大;五是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亦为投资反弹埋下了隐患,同时部分商业银行较强的放贷冲动也可能会推动投资增速反弹。

  (二)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当前境内流动性过剩问题仍未缓解,尤其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在:其一,2006年11月末人民币存贷差进一步扩大为11.13万亿元,是2000年的4.5倍,11月当月新增存贷差高达3128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二,虽然从2006年4月份开始人民币存款增速不断减缓,但2006年前11个月每月存款增速均高于贷款增速约2个百分点;其三,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量持续增长,股市成交量大幅攀升。2007年流动性过剩仍将持续:其一,面对央行2006年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境内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已从2005年末的4.17%降至2006年9月末的2.52%,2007年超额储备率还可能下行;其二,2007年一季度央票到期总量约达9000亿元人民币,创近期新高,央行对冲压力加大;其三,财政部门在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余额已从2006年初的9027亿元增至11月末的16397亿元的历史高点,而经验表明大量财政资金每年末会从央行账户中提出,加剧流动性过剩。

  事实上,考虑到流动性过剩的外因(国际收支不平衡)及内因(经济结构不合理、储蓄及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境内流动性过剩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境内商业银行将持续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监管层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亦面临挑战。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失衡加剧

  贸易顺差高增长一是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长过快,在逼迫商业银行增加信贷供给的同时,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二是加剧境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增大本外币政策协调难度,影响宏观调控效果;三是不断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推动境内房地产价格上涨及通胀上升;四是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失衡加剧易导致贸易争端升级,并加大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由2006年前三季度的1022.1亿美元升至2006年前11个月的1308.2亿美元,同比增幅亦从25.9%升至26.1%。

  (四)

房价依然偏高,房地产调控有待加强

  2006年房价涨势过猛的势头虽然在金融、土地及交易等诸多调控措施的影响下得以初步抑制,但房价依然偏高。尤其是以北京为首的大中城市,房价仍居高不下。2006年10月房价涨幅居前六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10.7%、厦门10.5%、深圳9.9%、福州9.6%、沈阳9%及广州8.8%,其中北京房价不仅领涨全国,而且自2005年7月以来,已连续15个月上涨(2006年6-9月的涨幅分别为11.2%、11.1%、11.4%及10.3%)。实际上,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仍有高位加快迹象,2006年前11个月24%的累计增速比一季度加快了约3个百分点,房地产调控有待加强。至2006年9月底,全国还有65%的地级以上城市、91.1%的县级城市未按国家规定公布住房建设规划,仍有5个省、区、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目标责任制,19个地级以上城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五)物价上涨压力加大,资产价格膨胀值得高度关注

  2006年消费物价和工业品出厂价格走势虽总体上较为平稳,但三季度后增长加快,10月和11月份CPI分别上涨1.4%和1.9%,导致2007年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一是水、电、燃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机制改革将推开,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呈上调走势;二是投资反弹压力较大,加之国际市场原油、有色金属矿产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依然高位运行,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存在上涨可能;三是考虑到土地交易价格上行、流动性过剩及境外资金入境势头强化等因素,房价继续走高的可能性加大;四是在耕地面积逐渐缩小、粮食生产已经连续3年丰收、农业基础薄弱未根本改善的背景下,2007年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及食品价格涨速可能加快;五是2006年总体上偏快的货币供应增长对刺激物价上涨的滞后效应可能在2007年显现。尤其值得高度关注的是,以境内房价、股价一路攀升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膨胀将放大通货膨胀风险。

  (六)产能过剩矛盾可能加剧

  从消费品层面看,2006年前11个月除了居住类价格和粮价上涨较为明显外,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以及文化用品类价格涨幅都有所回落,表明产能过剩日益显现;从工业企业产成品层面看,2006年5月以来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增速加快,表明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长加快,产能过剩矛盾可能加剧。事实上,随着近几年新建扩建产能陆续投产,同时落后的生产能力退出缓慢,产能过剩矛盾有加剧趋势。

  产能过剩一是直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导致企业竞相低价出口,加剧国际收支失衡及

人民币升值压力,三是影响经营效益,造成企业亏损。更重要的是,产能过剩矛盾持续加剧将加快中国经济从通胀到通缩的演变,不利于其平稳运行。因此,限制过剩产能扩张、大力启动消费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监管层2007年的一大重要任务。

  (七)贷款增速回落的基础尚不稳固

  2006年人民币贷款增长过快的势头虽得以抑制,但基础尚不稳固:其一,经济决定金融,投资增速较大的反弹压力表明银行贷款需求依然旺盛;其二,流动性过剩给银行信贷扩张提供了驱动力和资金条件;其三,随着2006年诸多银行上市,2007年商业银行体系的盈利压力明显加大,在目前利差收入仍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扩张增加盈利的冲动强化;其四,2006年人民币贷款增速回落主要是基于银行压缩了票据业务,而中长期贷款增长持续加快(同比增速已由2006年1月末的16.2%持续上涨至10月末的21.6%),因此贷款增速存在反弹压力。

  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总体评价及2007年走势预测

  (一)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总体评价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GDP连续第四年保持了超过10%的增速。宏观调控效果显著:GDP增速平稳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广义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贷款增速回落。同时经济运行出现了两大可喜的亮点,即消费平稳增长的同时物价温和上涨,企业效益总体提升。但与此同时,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仍未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投资反弹压力较大、流动性依然过剩、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资产价格膨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加剧诸多方面。因此应加强并改善宏观调控,在主要防止经济过热的同时,防止产能过剩可能导致的经济通缩,保证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同时应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力度,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2007年经济金融走势总体预测

  总的看,2007年中国经济将秉承2006年的良好走势,同时与全球经济融合的进程加快。我们判断,美元贬值加快和油价可能反弹是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在风险,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06年的约5.1%放缓至2007年的4.6%~4.9%。综合考虑到全球经济金融走势、2006年中国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及2007年中国宏观调控取向,我们判断:2007年中国GDP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10%的区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2%~2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约为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4%,CPI增长约2%;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2%~14%;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万亿美元,增长率放缓至20%,其中出口和进口增幅分别约为19%和21%,贸易顺差将回落至1200亿美元;实际FDI将达890亿美元左右,其中非金融类FDI约630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3%;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约19%和17%,财政赤字将低于2006年;全部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约2.8万亿元;M2全年增长约1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增强,升值频率及幅度加大,但双向波动的特点会更明显。

  2007年经济金融政策走向

  我们认为,2007年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是抑制投资反弹、加强流动性管理、加快扩大内需、防止通货及资产价格膨胀,同时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亦是监管层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经济金融政策的要点是: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着力促进各项调控政策的落实;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切实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具体措施主要有:

  ——继续利用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来强化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继2007年1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央行将适时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发行力度亦可望加大。尤其是针对中长期贷款过快增长态势,可能发行超过一年期央票。

  ——在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可能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007年1月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推出,利率市场化改革明显提速,监管层将着力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并改善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限制管理。同时考虑到投资反弹压力、流动性过剩及资产价格膨胀,2007年可能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如果美联储2007年降息,加息可能性将降低。

  ——加强窗口指导,优化信贷结构。严格限制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和产能过剩企业的贷款,合理控制基础建设等中长期贷款,加大对消费信贷业务的支持,引导开发以拉动消费为重点的信贷产品,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适当减少财政赤字,财政支出主要向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

  ——坚持把好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严格审批新增建设用地,加快落实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加强落实房地产调控措施,控制投资性购房需求过快增长。

  ——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推进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改革;研究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具体方案及配套措施;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并择机实施。

  ——推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企业债券发行许可将由目前的审批制逐渐过渡到核准制或者注册备案制;企业债券发行的额度和利率控制可能会逐步取消。

  ——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减轻国际收支不平衡压力。加强跨境资金流入管理,强化对个人资本交易的监管,严格控制境内机构借用外债;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落实银行、

证券及保险机构境外金融投资;推进外汇市场建设,加快本外币一体化产品创新,可望推出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改善境内商业银行的头寸管理;逐步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浮动区间。

  (课题组负责人:詹向阳、樊志刚,课题执笔人:邹新、曹幸仁、赵新杰、赵幼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