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全球经济增长“后劲”如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08:24 扬子晚报

  

  全球经济今年将何去何从?我的同事沃尔夫冈?明肖(Wolfgang Münchau)上周在他的文章中,已经阐述了短期前景中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参见《对于新年前景的几种设想:良好、糟糕和凶险》(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scenarios for the year ahead)]。在此,我们来讨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全球经济的潜在动力有多强劲?能够坚持多久?

  正如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最近在他的专栏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过去5年,全球经济总量的增幅超过了

二战以来的任何5年期。(参见《居安思危》(A lack of fear is cause for concern),12月27日。)经济增长不但势头强劲,而且范围广泛。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全球经济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称,2006年,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幅可能达到3.1%,其中美国为3.2%,日本为2.9%,即使是发展缓慢的欧元区,也将达到2.4%。与此同时,以正在崛起的中国和印度为代表,发展中国家同期的经济增幅将高达7.0%(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7.2%和6.6%)。

  这种表现是在全球出现严重经济和政治冲击的情况下实现的:2000年的股市泡沫破裂,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阿富汗战争和

伊拉克战争,未来出现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油价高企,一些高收入经济体出现保护主义论调,以及多哈回合(Doha round)多边贸易谈判陷入瘫痪。

  

全球经济增长“后劲”如何

  显然,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非常强大。的确如此。有4股密切相连的力量驱动着当今的全球经济:科技创新,尤其是搜集、分析和传输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大量人口融入全球经济,尤其是东亚和南亚的半数人口融入了全球经济;东亚和南亚经济体的“赶超”进程;全球商品、服务和资本市场的整合,即所谓的全球化。(见图表)

  在关注这些力量的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货币稳定这一背景条件。人类似乎已经懂得如何使人造货币的世界(与商品货币相对)保持稳定。这带来了较低的名义利率。再加上企业获利丰厚,全世界都在迅速增长,而且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财政和贸易地位有所改善,因此,风险资产的利差已降到较低水平。(见图表)

  

全球经济增长“后劲”如何

  这种预期隐含的观点是,任何经济放缓——或“周期中的调整”——都将是短期、微弱的。不但潜在的经济动力将依然如故,而且,经济放缓还将触发一些反作用力量,包括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油价的下跌(完全有可能)。

  不幸的是,这里还有另一种见解,即: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储蓄远远高于投资的情况。对此有几种解释:与它们的高增长时期相比,日本和德国的投资需求已有所下降;中国和其它一些东亚经济体的储蓄率较高;石油出口国在花费其收入方面,比上世纪70、80年代要谨慎得多。

  

全球经济增长“后劲”如何

  吸收过量储蓄的努力,造成了两种密切相连的后果:其一,就是出现了所谓的“全球失衡”现象,美国吸收了世界其它地区约四分之三的过剩储蓄;其二,就是出现了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在日本和欧元区,美国也曾实施了一段时间。有人辩称,这对资产价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影响了一些高收入国家的房价。反过来,强劲的房价又促使需求保持在较高水平,在美国、英国和西班牙更是如此。

  这个“流动性”故事越有说服力,经济调整带来的痛苦就越有可能超出传统智慧的预期。汇丰银行(HSBC)最近阐述了这种悲观观点,它预计美国今年的经济增幅只有1.9%,整个高收入世界的经济增幅为1.8%。然而,即便汇丰比其它机构更为悲观,但它依然预计新兴市场今年的经济增幅将达到6.6%。即便是相对悲观的预测也假定,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高收入国家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后劲”如何

  那么,人们如何估测未来呢?如果关于经济动力的基本说法依然可信,那么,全球经济有可能会克服暂时的困难,包括对外部失衡的必要调整或油价的波动。但如果经济动力说法的可信度值得怀疑,那这种乐观就必须消失。

  既然如此,潜在动力可以维持一说的可信性有多大呢?就经济政策面而言,这提出了两个重大问题:一、通货膨胀能否得到遏制;二、全球化能否持续。对于第一点,没有理由忘记我们曾经得到的痛苦教训。而对于第二点,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原因之一是,即便一次相对温和的经济放缓,也可能使高收入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政策,朝着保护主义的方向转变。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多数美国人并没有从近年的经济增长中获利,这就更可能出现上述结果,因为它侵蚀了人们对全球化的支持,姑且不论全球化与这个令人不快的后果多么不相干。经济或许是全球性的,但民主政治却是地方性的。如果大多数人认为开放的经济违背其自身利益,那么,这种经济就将无法维持。

  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整合的政治支柱十分脆弱:美国可能遭受其历史上最惨痛的失败;可能会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朝鲜已成为一个核国家。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相对实力此消彼长,而大部分伊斯兰国家都存在着宗教和政治混乱。

  由此看来,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今年是否会出现某种调整,或者是否会出现最糟糕的情况——美国经济衰退。如果全球经济的潜在动力仍旧存在,那它应该能够经受得起这种冲击。更要紧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抱有希望,但不能信心爆棚。全球化能否继续,将取决于明智的领导——但一如既往,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少得可怜。

  译者/梁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