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国外交提升“护民”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22:36 中国经营报

  四维公司的门前冷冷清清。

  这家专业性出国劳务中介公司最近生意冷淡。“可能由于人质事件,劳务市场突然变冷。”公司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往日踢破门报名的场面看不到了,尤其是前往伊拉克的招工,一个月都招不满。”

  对于很多跃跃欲试,希望在海外市场一展身手的企业而言,招工难的问题正日益突出。而解决日益破切的海外工作安全问题,也正列入相关国家部门的工作日程。一份2007年版《中国境外领事保护和服务指南》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过程中。

  海外务工安全问题显现

  日前在尼日利亚遭到绑架的5名劳工均来自四川仁寿县建强村,一个离县城30公里的偏僻小村。但这里却是中国海外劳务工输出大县,据有关部门统计,至今已有3800多名仁寿农民走出国门到海外打工,常年在境外务工的就有300余人。

  仁寿只是一个缩影。记者从商务部一位参与劳务外派管理的官员处获悉,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64.5万人次。目前我国在外劳务人员已超过50万人。商务部的规划是,未来5年,新派境外劳务人员将达到150万人次。

  随着海外务工人员的增多,他们在海外的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商务部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平均每天要处理100多起涉及海外劳工的案件。从各类安全事件发生区域上看,非洲、中东、南美、南太平洋等地区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事件则涉及恐怖袭击、抢劫、盗窃、战争、动乱等等。

  归来的海外劳工

  王东春不打算再出去了。

  这位刚刚从约翰内斯堡回到老家吉林市的东北汉子,从没有告诉过妻子南非治安很差,但他告诉记者,在那里,他的许多同事都被抢劫过。

  王东春是因为家里负担太重才要

出国打工的。三年前,他通过当地一家海外劳务输出公司去了约翰内斯堡,跟着一个台湾老板从事建筑工作。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王东春赢得了老板的信任,被提升为工长。自他出国后,第一个月给了3000块钱,一年后分两次给了两万元。

  但是想想即将出生的孩子,王东春不打算再干下去了。“万一有什么闪失,对家人太残忍。”

  王东春的同乡卢小平也正打算带着太太、儿子回到东北。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由湖南人和

福建人在当地合伙开的木材工厂,但由于这一地区的武装分子频繁出没,该公司目前已打算关闭,这就意味着工厂下面的几十名中国劳工失去着落。

  “这种治安状况谁也不会待下去。”卢小平告诉记者,“毕竟保命更重要,现在老家的经济状况也好转了,没有必要在这里冒险。”

  “今后这种趋势会益加明显,长远看来,我国向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国家派遣纺织劳务将呈下降趋势。”专家李伟表示。

  “外交为民”方针

  海外劳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几天,商务部合作司的电话响个不停,不是记者就是中介公司前来咨询的电话。

  “我们的劳务人员在海外遇到麻烦,一般是通过驻外机构、尤其是处在一线的驻当地总领馆的经商处了解情况,再协调所有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商务部合作司司长吴喜林说。

  眼下,外交部领事司正在酝酿向社会公布2007年版《中国境外领事保护和服务指南》。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此前对媒体表示,2006年领事保护案件的规模和复杂性均超过以往,案件类型正从传统向非传统领域延伸,从偶发、单发向频发、群发转变,其中重大突发性案件频发,并呈现全球多点同时爆发趋势,为中国领事保护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而外交学院副教授夏莉萍认为,更多海外华人和要去海外的国人都将享受到领事保护,这是我国外交政策“外交为民”方针的体现。

  针对海外劳工的保护措施,吴喜林介绍说:“在国外,我们主要依靠外交部的交涉能力,而在国内,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体系,下发了《商务部关于加强境外劳务人员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比如对外劳务合同必须包含劳务人员保险条款,并要求雇主在劳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等。其次,我们建立了外派劳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对本地区经营公司外派劳务人员的分布情况进行登记,以便某一国家安全形势恶化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本报记者:朱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