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国内市场格局初定 重汽行业加速国际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11:31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李汉桥报道

  在国内重型汽车市场格局初定以后,中国的重型汽车生产商开始加快了对国际市场的拓展步伐。

  “我们2007年将实现重卡产销5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00亿,至2010年,陕汽将成为年产重卡10万辆,销售收入300亿元的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陕汽的出口额也将由现在的10%扩大到15%”,2006年12月28日,陕汽集团董事长张玉浦在其2007年商务年会上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2006年,陕汽销售量突破3.3万辆,出口额近5800万美元。

  同时,在本次商务年会上,陕汽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三代重卡---“德御”,这意味着中国继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斯太尔平台后,再一次在技术上与欧美国家处在同一平台上了,同时,中国的其他重型卡车企业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国际化拓展的进程。

  此前,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也表示,到“

十一五”末,中国重汽的重型汽车产销能力将达到12.5万辆,其中1/3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客观地看,经过数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的重型汽车生产商已经初步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我们自主研发重型卡车,其技术水平在很多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和欧美国家现在使用的重卡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张玉浦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张玉浦所说的自主研发,指的是对从前引进的奥地利斯太尔技术进行全面“二次消化”,同时根据市场状况和用户的消费倾向,自主开发出了新重型车——陕汽“德龙”。

  “新德龙F2000是德龙重卡的全新升级版,它打破了中国大排量、大马力重卡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12升排量自主品牌重卡的空白。”陕汽销售公司市场部经理刘科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中国卡车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卡车品牌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和数量上的优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们的品牌价值无法和世界水平相提并论,我们是一个品牌弱国。”虽然中国重卡已有着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但张玉浦还是对中国重卡在国际市场上的现状表示出了担忧。

  “最重要的是,由于出口秩序混乱,国内重卡生产厂商在海外市场实行低价、恶性竞争,一些企业根本不注重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

  “陕汽前两年的大量出口就已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那时我们每台车的出口价格可达到40万元人民币,现在则降到了24万至28万元人民币的水平”。张玉浦举例说。

  “这一行为的结果就是,企业短时间内销量直线上升,但最终由于声誉的原因,产品会被赶出市场。”

  业内专家也指出,国内重卡生产厂商向海外市场进军,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低端市场、低档车、低价格、低利润,但最重要的还是缺品牌,与欧系车、日系车、韩系车相比,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太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