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千亿活期存款滞留银行中资行展开理财流动性“热身赛跑”银行猛推超短期理财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09:05 上海青年报

  1444亿元新增活期存款滞留在各大中资金融机构中,如何盘活这笔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国内各大银行日前开始“动脑筋”找出路。中国银行今年首次推出了超短期、滚动式外汇理财品,同时光大银行今年首个理财产品也新设计了半年即可退出资金的功能。业内分析说,中外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即将“短兵相接”的态势下,新年伊始,中资银行就早早地提前开展理财流动性“热身赛跑”。

  本报记者 王原

  中行、中信、光大纷纷出击

  昨日中国银行上海方面介绍,该行日前设计出全新的“超短期外汇

理财品”,既可以满足投资者对资金较高收益率的要求,同时又可以实现投资资金较强的流动性。“我们推出的美元
理财产品
投资期限只有1个月,但是年收益率可以达到4.02%。同时滚动推出,相当于一年四季都可以购买。”据分析,“如果你春季有其他投资需要,错过了这一购买时段,那么夏季、秋季、冬季都可以分别购买。这也意味着投资者有四次退出机会。”

  几乎与此同时,中信银行也新推出了全新的“新年计划2号”,与此前市场上同类产品不同,它给客户新增加了提前退出机制。据介绍,“客户持有到期无退出费,但是如果客户提前赎回,需要缴纳0.8%费用。”而该行此前新年计划1号则规定客户没有提前终止权。

  此外,光大银行也推出了新年首期“

股票联结型”人民币理财产品,联结5支国际医药行业跨国公司蓝筹股。据介绍,“该产品属于保本型,预期年收益率最高为7%,最长投资期限为2年,但是客户在半年、一年、一年半投资期末,将有3次提前赎回本金的机会,这意味着最短投资期为半年,期间的预计收益最高也可能达到7%,资金的流动性明显增强。”

  活期存款缺乏增值渠道

  据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海中资金融机构新增活期存款达到1444亿元,占当年存款全部增量的61.8%。而此前2005年中资金融机构新增的活期存款仅为400亿元左右。

  业内分析说,“活期存款突然放大,意味深长,显露出国内市场上稳健的增值渠道依然缺乏。虽然去年以来中外资银行的理财品种逐渐增多,同时国内股市十分火爆,但是市场上依然缺乏稳健的投资渠道。尤其是股市,部分金融大盘股的市盈率已经超过国际水平,大跌的风险时刻都存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的资金选择了滞留在银行。”

  但是,它们却选择了活期存款的方式,而没有选择利率更高的定期存款,其目的在于比较后的“择机而动”。

  据分析,“今年是中外资银行真正展开大战的第一年,尤其是下半年,外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业务有望实质性开展起来,届时理财产品大战有望一触即发,内地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机会将更多。但是无论怎样,收益率、流动性、安全性都将成为未来投资者进行关注和比较的重点。”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