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能源战”: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访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教授庞昌伟

  ■特别关注■本报记者王栗涛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近来发生的“能源战”让俄、白“联盟国家”关系受到严重挑战。俄、白两个“亲兄弟”的问题背后所隐含的深层国际因素是什么?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矛盾最终会以何种形式收场?本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俄罗斯及中亚问题专家庞昌伟教授。

  俄、白能源战殃及欧盟

  

中国经济时报:请您谈谈此次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能源纠纷的情况。

  庞昌伟: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2006年12月31日的最后时刻就2007年俄罗斯对白天然气出口价格达成一致,双方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相关合同,此时离2007年新年钟声敲响仅有2分钟。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避免了一年前俄罗斯和乌克兰“天然气大战”的重演,欧盟国家也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但“石油税大战”在2007年1月7日东正教新年前后硝烟又起,俄罗斯指责白俄罗斯抽取对欧洲出口的石油7900万吨,并为此关闭阀门,随后“石油税大战”及其影响波及到了欧洲。7日、8日波兰和德国从“友谊”管道进口的俄罗斯原油断流,8日对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供应中断。波兰消费者开始出现了抢购汽油的行动。一些东欧国家开始考虑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波兰和德国的石油储备分别可以满足80天和130天的需求)。欧盟要求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双方政府对石油供应中断给予解释。1月9日是俄、白两国东正教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白俄罗斯副总理科比亚科夫飞抵莫斯科,就石油关税问题重开谈判。

  此次石油纠纷的焦点是,俄罗斯对白俄罗斯征收石油出口关税,白俄罗斯对俄罗斯征收石油过境关税。10多年以来,俄罗斯对出口到白俄罗斯的石油不征收出口税。由于白俄罗斯石油产品出口税要远低于俄罗斯标准,俄罗斯石油公司利用这一政策,先把原油输送到白俄罗斯炼油厂炼制,此后再将石油产品以白俄罗斯产品名义出口到其他国家,俄公司获利颇丰,但这却损害了俄罗斯国家利益。

  俄罗斯早在2006年9月就提出分享白俄罗斯廉价进口俄石油炼制后再转口的关税,俄罗斯要求得到其85%,如此可以每年给俄罗斯预算收入增加3.5亿美元。但是白方希望得到50%,至少也要40%。白俄罗斯提出俄罗斯石油过境费自从1995年签署海关联盟条约之后就没有再上调过。2006年12月12日,俄罗斯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统一关税,对运入白俄罗斯炼厂的石油每吨征收关税180.7美元。对此,白俄罗斯石化公司拒绝购买俄石油,3日,白俄罗斯政府宣布对俄罗斯过境白出口欧洲的石油征收45美元/吨的关税。

  普京暗示俄罗斯绝不再对白俄罗斯让步,还计划以减产阻止

国际油价下跌。9日,俄、白双方谈判前,普京在为解决俄、白“石油税危机”召开的政府内部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对白俄罗斯在天然气价格方面的让步损失达到33亿美元,其中,俄气公司损失20亿美元,俄国家损失13亿美元。这是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代价和对白俄罗斯的支持。“2007年波兰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是270美元/立方千米,俄罗斯对白俄罗斯的价格大约是260美元。俄对白出口天然气是免税的。”

  普京还说,俄罗斯认可了“白俄天然气运输公司”高估的价格为50亿美元,要支付25亿成为名誉股东,但不能控股。这实质上是对白俄罗斯的又一个支持。普京要求政府与石油公司讨论石油减产措施,理由是白过境运输问题的干扰。俄罗斯在会后宣布,考虑国际油价下滑,降低1美元关税,即对运入白俄罗斯炼厂的石油每吨征收关税179.7美元。

  尽管欧洲国家更多地指责白俄罗斯作为过境国违反国际惯例征收石油过境关税,但俄、白作为供应国和过境国的声誉却都受到影响,欧盟倍感增加能源来源多元化日益紧迫的现实压力。

  俄白联盟一波三折

  中国经济时报:俄、白两国联盟发展的历程是什么?为何现在会出现“问题”?

  庞昌伟:俄白两国于1996年成立了俄白共同体,1997年升格为俄白联盟,1998年底签署了关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建立联盟国家的宣言,1999年底签署了成立俄白联盟国家条约,该条约于2001年1月正式生效。条约规定,双方在保留各自国家主权的同时建立邦联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2000年俄白联盟国家最高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5年起将俄罗斯卢布作为联盟国家统一货币。经过3年过渡期后,俄、白联盟国家从2008年起将使用新的统一货币。

  俄、白两国是独联体国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国家。俄、白建立联盟国家的进程艰难而曲折。建立俄、白联盟是两国的共同需要。对俄罗斯来说,俄、白结盟是其抵御北约东扩的最后屏障之一。白俄罗斯在战略安全方面需要俄罗斯的保护,在经济上对俄罗斯也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是,白俄罗斯担心自己在联盟中丧失主权和独立,因此坚决主张建立超国家机构,并要求白必须拥有否决权。

  中国经济时报:为何最近几年来俄、白两国这一对“亲兄弟”关系出现了磕磕绊绊?

  庞昌伟:2000年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俄白关系磕磕绊绊。特别是2002年下半年以来两国在如何建立联盟国家的问题上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6月,普京破天荒不指名批评卢卡申科“企图靠牺牲俄罗斯的经济利益恢复苏联”,并说“白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只有俄罗斯的3%”。他还表示反对成立职能不明确的超国家机构。普京的一席话为俄白关系和俄白联盟国家前景投下阴影。2002年8月普京向卢卡申科提出的联盟国家方式是白俄罗斯加入俄罗斯联邦,而白俄罗斯总统作为俄总统在白俄行政区的全权代表,而卢卡申科对此拒绝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就宣布停止向其提供天然气。经过协调后,俄罗斯恢复向其供应天然气。此后卢卡申科还向俄罗斯表示将断绝同莫斯科的关系,转而同西方加强往来。2003年6月底,俄白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条约执行面临中断的危险。从2003年7月起,卢卡申科实际上取消了俄罗斯卢布在白俄罗斯境内流通的政策。俄白关系进一步恶化。2003年11月、2004年12月和2005年3月,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接连发生“颜色革命”,震动了俄白领导人。2005年1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斯洛伐克首都为东欧民主进程打气的同时,更是提出要将民主推进到白俄罗斯乃至全球的每个国家。在西方欲对白搞“颜色革命”的背景下,2005年4月4日普京在黑海城市索契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晤,签署了一项秘密条约,积极推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融合,建立一个抵抗西方民主变革的堡垒。

  中国经济时报:两国关系是否还受更深层次的国际问题影响?

  庞昌伟:两国关系出现裂痕主要是由于俄国开始奉行务实的外交政策,不希望白俄继续拖俄罗斯经济增长后腿。白俄罗斯对俄罗斯低价天然气并不领情,卢卡申科认为这是帮助俄缓解北约东扩带来消极影响所得到的回报。在俄罗斯的默许下,2006年3月20日卢卡申科第三次当选白俄罗斯总统。但俄罗斯议员认为,同不民主国家(白俄罗斯)的友谊是不牢固的。

  中国经济时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矛盾最终会以何种形式收场?

  庞昌伟: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发生的“能源战”使俄、白“联盟国家”关系受到严重挑战。但由于双方在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上的相互依存,两国的政治经济矛盾是“兄弟阋于墙”,相信两国能够从联盟国家关系的大局出发,“亲兄弟,明算账”,最终会化解争端。俄罗斯的目的是在经济上打压白俄罗斯经济,让白俄罗斯回到俄、白国家一体化的轨道上来。同时也能敲山震虎,一石击多鸟。对加入欧盟和北约的东欧国家再次显示俄罗斯能源大国的雄威。友谊管道认钱不认人,白俄罗斯也将学会以能源管道为武器,反制俄罗斯。

  ■背景链接

  俄、白能源争端回顾及相关各国反应

  2006年12月26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代表在莫斯科就2007年俄向白供应天然气问题举行会谈,但双方在价格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

  莫斯科当地时间2006年12月31日23点58分,俄、白双方就天然气供应问题达成一致,成交价定为每千立方米100美元。从2008年起未来三年内,俄供应白天然气优惠价格将分别为市场价的67%、80%、90%,并最终于2011年达到欧洲市场标准。俄也同意将2007年俄天然气经白领土的过境费从目前的每千立方米每百公里0.75美元提高到1.45美元。

  2007年1月1日,俄正式对出口到白的石油征收出口税,俄对白出口的石油平均价格从去年的每吨270美元提高至每吨430美元。

  对此,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1月3日也作出反应,俄提高能源出口价格是“非常不友好的举动”,俄、白天然气供应合同“对白方不利”,白决定对俄过境石油征税。白总理西多尔斯基当日正式宣布,“白方决定对俄过境石油每吨征税45美元,征税于2007年1月1日开始算起。”

  1月6日,俄向白驻俄大使递交照会,要求白方立即取消对俄过境原油征收关税的决定。同日,因俄方没有向白方交纳原油过境税金,白方一纸诉状将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告上法庭,双方矛盾再度激化。

  1月7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白俄罗斯不允许(俄)利用对白能源供应问题来恫吓白方。”

  1月8日晚,俄过境白领土的重要石油管道——“友谊石油管道”干线被切断,俄对欧洲的石油供应突然中断,波兰、斯洛伐克、捷克、德国、匈牙利等国受到严重影响。

  1月9日,俄、白双方在莫斯科进行紧急磋商,就俄向白出口石油以及俄石油过境问题寻找解决途径。

  波兰:石油输送中断后,波兰当即要求俄、白双方做出解释。白虽然曾经承诺在数小时内恢复俄过境石油供应,但未能兑现。波兰经济部副部长纳伊姆斯基表示,可能会提出赔偿要求。经由白输送的俄罗斯原油占波国内石油加工量的96%,如果供应继续中断,波兰只能通过油罐车得到俄石油供应。

  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石油告急!斯洛伐克的石油储备能支持70天;匈牙利90天;而捷克102天。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尽快解决,捷克将被迫动用储备油,各国继续寻求其他管道进口俄石油。

  德国:受到波及较小。国内石油加工厂拥有足够的储备,暂时不会发生较大问题。

  (记者王栗涛实习生葛萌萌据相关资料整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