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公益化公交”是政府责任的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苏乔

  前几天看央视的新闻,说北京的公交票价大幅下降,坐300路公交车绕三环一圈只要4毛钱。当时就觉得挺羡慕的,看了1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新闻之后,我更觉得北京人真是幸福得不得了。

  报道中说,北京不久前下发了《关于公交票制票价调整的通告》,通告中明确规定,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公交普通IC卡乘公交打4折,学生卡打2折,包括空调车在内公交线路的基础价为1元。2007年1月1日,北京9路公交车上,许多乘客通过刷卡,获得了票价4折的优惠。为此,北京财政在今年将投入116.5亿用于本轮改革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交部门的亏损补贴。与此同时,之前已经推行多年的北京公交市场化改革被定义为“基本失败”,北京公交重新走回了“公益”的轨道上。

  北京公交放弃失败的市场化改革,回归公益轨道,最开心的当然是普通市民。他们也许并没有心思去细细分辨“市场化”和“公益化”之间的理念差异,他们只是直观地觉得以后坐车更便宜了,这其实已经足够。老百姓可以不去考虑过于宏观的问题,但决策者却显然不能把北京公交公益化当作一个简单的“惠民举措”,我想说的是,在经历过市场化失败后回归公益的北京公交,其实应该是公共服务领域一个极其鲜活的教材。北京公交的成败得失,其实是中国公共服务在市场化改革和公益特性之间彷徨的一个缩影,它应该让其他城市乃至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者考虑这个问题:公共服务到底应该坚持公益还是进行漏洞明显的市场化改革,国家应该在公共服务中怎样落实自己的义务?

  曾几何时,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了一股席卷全国的热潮——公交、医疗、教育、住房,这些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都在市场化改革的外衣下一路“高歌猛进”。在经历了市场化的狂热之后,我们转过头来却发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带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房价、医疗费用、教育费用,乃至公共交通的费用,都出现了难以遏制的上涨势头。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有义务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政府得以大幅减少投入,政府的义务绝大多数转嫁到了普通百姓的头上,成为了他们在看病、子女就学、买房等领域难以承受之重。

  在教育实行产业化与否依然争论不休的今天,在新医改方案正在酝酿的当下,在舆论呼吁国家加大

经济适用房
廉租房
建设比例的背景下,我们更愿意将北京公交的公益性回归理解为一个积极的信号,一个国家凸现自身在公共服务领域责任和义务的信号,而不是单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等问题的单一举措。果真如此,北京公交的公益化回归将真的是我国公共服务向国家责任转身的一个重要节点。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