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深圳证券公司净赚60多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05:40 深圳特区报

  前年曾陷亏损两亿元窘境去年大打翻身仗利润劲增

  深圳证券公司净赚60多亿

  以不到全国1/7的企业规模创造了全国1/5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本报讯】(记者王欣)昨天下午,每年一度的深圳辖区机构监管工作会议的气氛与以往大不相同。时隔仅仅一年,深圳证券公司从前年的亏损2亿元,一举“大翻身”,全行业实现净利润61.83亿元。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喜气洋洋地鼓励券商,积极通过上市融资、定向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加公积金和风险准备金等途径充实资本,推进行业整合,努力做优、做大、做强。

  深圳券商净利润占全国1/5

  

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成功,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基本见效,以及股市步入牛市轨道,使深圳证券公司在2006年迎来了一个可喜可贺的丰收年。

  据深圳证监局提供的数据,去年,我市17家证券公司实现收入总额140亿元,较前年增长4.58倍;实现净利润61.83亿元,与2005年仅有5家公司盈利、全行业亏损2亿元相比,真是打了一场“大翻身仗”。与全国的数据相比,深圳以不到1/7的证券公司,拥有了1/4的总资产与净资产,近1/3的净资本,实现了全国1/5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对券商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到,手续费收入、自营证券、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构成了券商收入的主要来源,各项收入均较前年度全面显著增长。其中,手续费收入达到62亿元,较前年增长了287%。在券商最为关注的全国经纪业务排名中,2006年前10个月,深圳的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跻身前10名。数据显示,排名前10位的券商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

  券商综合治理达到目标

  中国证监会从2005年以来推进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被喻为券商的“浴火重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深圳券商克服巨大困难,化解了因违规经营、管理失控所造成的巨大风险和巨额财务亏损,成功走出困境。

  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全面盘点了近两年来券商综合治理的成果:截至目前,深圳已全面完成账外账清理及并账,合计并入账外债务28.84亿,并入亏损12.38亿,证券公司家底基本清晰,财务信息基本准确;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基本弥补,共计归还保证金13.48亿元;解决抵押、担保性质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2.8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受限问题基本清理完毕;违规受托

理财规模由79.22亿元下降到1.9亿元,降幅达到98%。未完结的受托理财业务正按既定方案清理;违规国债回购23.14亿元全部清理完毕;7家公司所集中持有的20只
股票
全部清理,违规集中持股问题得到全部解决;清理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13.7亿元,解决并补足了5.1亿元的虚假注册资金;实施增资扩股,收到资金共计88.45亿元;实施债务重组,在全国率先实践了证券公司借入次级债模式,充实流动资金共计6亿元。

  深圳已基本实现了辖区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辖区内有5家证券公司取得了创新试点资格,3家公司取得规范类资格,创新业务收入达到5亿元,有3家创新类证券公司收购或参与托管了5家高风险券商,167家营业部。

  市场化整合将成主旋律

  在过去的两年中,证券公司的收购、兼并、重组的主要途径是风险处置。深圳证监局表示,下一步,监管部门将推动行业整合从行政措施为主向市场化方式转变。支持合规证券公司通过上市融资、定向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加公积金和风险准备金等途径充实资本,完善资本补充机制。鼓励一批有条件的优质公司做优、做强、做大,推进行业整合和集约化发展。与此同时,引导各证券公司根据自身状况,扬长避短,形成特色,逐步改变同类业务竞争局面,推动业内实行差异化经营。

  今年,我市证券行业将实施新型的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在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以净资本和风险监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计量、监控和预警系统的基础上,由证券公司将向监管部门全面开放净资本以及风险指标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

  下一步,证监会还将在净资本以及风险监控指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动态的、与风险资本挂钩的新的牌照管理模式,即根据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合规状况、内控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设定新的牌照分类标准和具体准入条件,根据重新核定的公司业务范围,发放新的单项业务许可证,换领工商执照。届时,出现违规经营、监管指标不达标等情况的公司,将被暂停、取消单项业务许可措施。

  作为券商综合治理的“收口工作”,在今年8月底以前,深圳将实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第三方存管,12月31日前实现第三方存管全面上线。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