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评论:解振华重返政坛,何须遮遮掩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11:11 南方网

  时隔一年,解振华再度受到舆论关注。2005年底,时任中国环保总局局长的他,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2006年末,他低调就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一年来,解振华的政治生涯也算是经历了一场峰回路转的起落。

  不过,中国近年来有此经历的高官幷非解一人:2004年,卫生部长张文康与北京市长孟学农因处理SARS疫情不力被免职,其后张转任宋庆龄基金会副主任,幷当选全国政协科文体委员会副主任,而孟则获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委办公室副主任……

  事实上,按照国际惯例,官员引咎辞职属道义担责,其与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受到司法处理应有本质的区别。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专家毛寿龙教授认为,解振华当年承担的是政治责任而非行政责任。

  而中国政坛过去“只上不下”或“下了就无法再上”的做法,却是两种极端的操作,其耽误甚至浪费了不少人才。

  以解振华为例,今年57岁的他素以资深环保专家和“铁面”惩治违法项目而著称,如今已获绝大多数国人及国际社会支持的“环保风暴”当年便是由其发起。从1998年4月出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至辞职时,7年环保宦途被外界视为“称职”。因此,当解引咎辞官时,曾有不少人为其喊冤。

  中国的发展正面临“增长优先”与“环保优先”的考验,在此批量需要“环保干才”之时,让一位“环保专才”赋闲在家,岂又是谋国之道?

  问责官员体现的是官员任免机制上的完善性和科学性,而让有能力的“戴罪”官员复出也是一种政治理念与制度的理性。

  当然,对中国而言,官员问责制初立,官员复出倘若缺乏严格的制度程序和透明性,也可能给前者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打折扣。但辞职官员既然是“阳光”复出,遮遮掩掩言行倒显得不合时宜了。(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