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食品安全:一个“家庭大厨”的学习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张帆

  李老师自打退休后,就承担起全家“大厨”的工作,不过她觉得这份“工作”是越来越不省心了。经历过上个世纪“困难时期”的她总爱说,那个年代是啥也没有,发愁没得吃,现在是啥也有,却也发愁没得吃。

  像李老师这样总是怀有恐惧之情的“家庭大厨”不在少数。前不久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在“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选项中,“环境污染”和“食品不安全”分获67.4%和62.1%的选择率。

  “豆制品就是豆制品,就别加吊白块了;鸭蛋就是鸭蛋,就别喂苏丹红了;瘦肉就是瘦肉,就别打瘦肉精了;辣椒面就是辣椒面,就别掺玉米皮了。吃的就是吃的,喝的就是喝的,别把吃的做成毒药把毒药当成吃的。”这是一位网友的留言,在经历了2006年的苏丹红辣椒酱、苏丹红鸭蛋、毒多宝鱼、陈化粮等食品安全事件后,应该说这也是李老师们的新年感言。

  学无止境

  刚一进入2007年,李老师就感觉在食品安全方面,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力度加大了,而且工作重心都是老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

  李老师指的是国家质检总局披露的消息,2007年中国质检系统将在四方面对食品相关产品及生产加强监管。首先是即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对食品安全影响较大的产品;其次是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集中的区域;第三是不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的小企业和小作坊,以及那些专门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和窝点;第四是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非法使用回收塑料加工食品包装容器和工具等问题。

  李老师平时最爱看关于家庭生活知识的电视节目,什么“巧招妙招”积累了不少。进入2007年,她发现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需要加强学习的新东西也有不少。

  先是关系到全家人每天必喝的“鲜奶”问题。

  牛奶“禁鲜令”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之前,“禁鲜令”曾三度延期。

  2004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联合颁布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两个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中明确指出,凡是加工食品就不存在“鲜”。因此,凡是加热过的食品,其标签上一律禁止使用“鲜”字,以防企业利用标签进行商业炒作。该标准被业界称为“禁鲜令”。

  按照这一标准,目前市面上以原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低温存放的“巴氏奶”,都不得在名称中打上“鲜”字标签,而必须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

  李老师对记者说,喝了这么多年的“鲜牛奶”,到现在也没弄清到底喝的是什么。市面上的牛奶产品琳琅满目,什么鲜奶、巴氏奶、奶饮料,“鲜不鲜”固然很重要,但自己更关心的还是这些奶产品里有没有添加什么化学成分,包括那些产奶的牛有没有食用过量的抗生素等等。

  李老师要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是“QS”标志。

  包括茶叶在内,从今年1月1日起,共有28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被要求挂上“QS”标志。其中新增的第三批13类食品也是最后一批加入QS体系的产品,包括咖啡、糖果、啤酒、黄酒、葡萄酒和果酒、蜜饯、可可制品、淀粉和淀粉制品、炒货、水产品、蛋制品、茶叶、酱腌菜等。

  “QS”既是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的“入场券”,也是市民辨别食品质量安全程度的重要依据。市场准入制度实施以后,企业只有通过质检部门组织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生产条件审查,才可以从事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其产品才可以供食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否则将被依法查处。

  李老师说,以前自己到超市买东西,最紧要看的是有没有厂名厂址,有没有生产日期,现在肯定首先要看有没有这个“QS”标志了。她认为,从源头上、从市场准入上控制食品安全应该是治本之策。

  让她高兴的是,就在此前不久,北京市开始实行水产品以及蔬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制定的《加强北京市水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的意见》,北京市开始实施水产品准入制度。这样的准入条例在全国水产品市场监管中尚属首例。按照规定,从2006年年底起,进入北京、上海等地的水产品要提供检验合格证明和产地证明,商场超市等水产品零售柜台要公示品种、产地信息等。

  李老师说,以前买条鱼买斤虾,可能不会要小票,现在肯定会随买随要,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将可据此追根溯源。

  2006年11月1日起,北京市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北京蔬菜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规定,要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批发户应当办理营业执照。申请进京的外埠蔬菜基地单位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品应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相关认证。

  担忧仍在

  “学有所用”,李老师一辈子教导学生的信条如今自己用上了。买菜怎么看颜色,买鱼怎么看眼睛,粉条怎么烧看是不是掺了化学添加剂,白

木耳怎么闻看是不是用了硫磺熏……尽管已经积累了不少,她还是绞尽脑汁地去收集这样那样的信息。

  不过就算她学了一堆知识,就算她把自己的厨房变成化学试验室、物理观测台,李老师还是忧心忡忡。

  前不久李老师看了中央电视台

焦点访谈的一则报道,山东某豆制品生产大县,其豆制品居然就是露天晾晒,工人们在豆制品堆里穿着鞋用脚翻晒;同时,豆制品中添加了大量的工业色素,“想要什么颜色的都有”。而这些情况当地相关部门完全知道,却不仅不查处,反而在记者前来采访时给生产者们通风报信。

  李老师说,像这样的地方保护主义,能保证这些企业不通过“灰色途径”取得这样那样的准入许可吗?监管过程不能保证,许可证不就是一张废纸吗?

  李老师的说法代表了广大百姓对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遗憾。“从田间到餐桌”,每个环节都有“重兵防守”,工商、卫生、质检、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近10个部门都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可是这条监管链的“空隙”却大得惊人。在这些部门后面,有食品标准、产品质量、食品卫生、消费者权益保护、农药管理、动物防疫等20部以上的专业性法律法规。然而,数量众多的法律规范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则体系。监管链条上的“多龙治水”,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政。

  李老师希望政府能够建立一个权威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让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同时也让公众了解政府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每次我们都是从媒体上知道哪又出事了,什么又不安全了。为什么总是媒体发现问题,而不是政府呢?应该让老百姓尽量多听到来自政府的声音,而不是被动等待媒体披露。”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