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韩国龙:大家吃好我再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09:22 海峡都市报
韩国龙:做商人最难 【核心提示】北京地产业豪杰众多,但近年来,京城地产界崛起的一支闽军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宣告了京城地产“闽”时代的来临。在北京房地产界,闽籍房地产开发商“在外地军团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军团,低调的他们甚至名列“名声很响的广州军团”之前。 如果说非要选一个人作为这支闽军的代表,那一定离不开韩国龙。他是闽商进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个利用资本市场上市的。这个闽军中的代表人物也热心公益,十几年来,先后为福建、北京等地的公益事业解囊数千万元,捐建了公路、医院门诊大楼等社会公共设施,尤其是对教育事业一片热忱。 起步靠棉花挖到第一桶金 对韩国龙来说,人生是从19岁开始的。那一年他高中毕业,没有在内地呆多久,就去了香港,棉花和其他商品让他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久,他辗转到印尼,师从于华侨巨商林绍良。1989年,加盟林绍良先生旗下的三林集团,在福州创办了福建冠顺房地产有限公司,短短数年时间,先后在福州市的黄金地段兴建了元洪花园、闽东大厦、融侨花园、元洪城等项目,开创了福州市外资参与旧城改造的先河。他打造的元洪品牌,被认为是精品。 韩国龙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觉得学习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因为在学习中总可以发现许多良师益友。他感言,在他的从商生涯里最值得骄傲的事,并不是自己赚了多少钱,而是至少培养了二三十个优秀企业家。 经历闯北京从吃苦开始 尽管一切顺风顺水,但韩国龙在冠顺发展很顺的时候,选择了去北京。他说,北京、上海才是大天地。1993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参观了福州的城市建设,对韩国龙在福州的旧城改造工程产生兴趣。在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接触后,他进军北京,与北京海淀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冠海房地产有限公司”。 “冠城园”———马甸旧房改造工程是冠海公司在北京开发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北京首批37个危改项目之一。这个危改项目当初在北京没人敢做。韩国龙接了下来,就在这个项目,他经历了人生最痛苦的阶段。 他发现,北方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南方大不相同,市场环境变化很大,困难多。拆迁是第一个大难题,韩国龙采取“先安置,后拆迁”的办法,首批规划建设安置用房10万平方米,外购安置用房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亿元人民币。“当时公司先期投资于拆迁安置和市政设施的资金就高达10亿元。”韩国龙回忆说,大量的资金投进去了,公司收益却还未能实现。 而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建商品房了,资金却紧张了。就这样韩国龙每天都在连轴转,跑项目跑资金。他说,那段时间非常累,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一躺在床上就不想起来,但每天都只敢小睡。这种状态几乎伴随着冠城园开发的前半期。到2002年底,冠城园最后一幢公寓竣工入住,前后历时近10年的开发才最终结束。其完成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约50亿,成功完成了北京这个最大的外销盘项目。 发展回家乡投资是责任 1998年,冠城园的开发进入收成期,韩国龙迎来了他在北京最辉煌的时候。而此时他的动作又让人意外———回福州做资产重组。 当时,福州市驻香港的窗口企业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困境,希望他参与重组,振兴家乡有困难的企业。韩国龙参与了谈判。他说,当时也许是出于热情参与了重组,没想到重组也是个长期工程,一谈就是两年多。2000年11月,福州大通发布公告称,韩及其家族麾下的福州盈榕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这只是第一步,这项重组直到2002年才获得国家财政部的正式批复。 但重组后的发展令人惊讶,短短3年里,大通的特种漆包线产量从2002年的1.217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5.1万吨。 2003年,冠城大通又投资2亿元在福州马尾开发区兴建了年产值25亿元的特种漆包线生产基地,这是目前亚洲技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特种漆包线生产基地。 当时在得知冠城大通要做这个项目时,珠江三角洲和长江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