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实施名牌战略 打造品牌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09:16 中国质量新闻网

  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以经济发达、工商比翼而著称。上世纪80年代初,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随后又相继被批准为全国最早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和全国唯一的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

  长期以来,常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品质塑造与内涵提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致力于发展质量经济、品牌经济,初步形成了名品带名企、名企促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给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为城市形象增添了魅力,有力地支持了常州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带动了常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各类企业争当主角展风采

  企业是名牌创建的主体,名牌战略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企业,企业是名牌战略的主力军。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竞争的更加激烈,我市的广大企业切身感受到了品牌的巨大能量,纷纷走上了品牌制胜之路。

  加快技术创新。产品的“名气”关键在于产品的内在质量与科技含量。近年来,我市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普遍加大了科技投入,建立健全企业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联合、技术改造和新品开发,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创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视品牌为生命的鸿联集团在全国万余家同类企业中率先创建了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中心,自主开发的产品已获十多项国家专利,承担的大功率LED照明灯具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作为本土品牌的红联牌灯具已经敢于和GE、菲利普、松下等行业巨头同台竞技,被视作灯具业民族品牌的中坚力量。常州天马今年梅开二度,又荣获一个中国名牌产品,凭借的就是其强大技术力量,每年投入在新品开发上的费用都在1000万元以上,新产品率达40%。新科电子占据了国内影碟机市场份额的首位,集团正在向年产销百亿元大关冲刺,在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新科电子入选2006年度中国制造业500强。

  强化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是名牌的生命。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紧紧围绕提高品牌效益、强化市场营销、搞好售后服务等方面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水平。刚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东风农机早在1978年就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此后公司又先后通过了ISO9000、ISO9001系列认证。东方农机一贯的科学管理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东方农机产品远销近100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常发公司要求多缸柴油机必须通过500小时全速负荷试验,确保用户使用10万公里不更换一个螺丝,此标准大大高于国标要求,因此常发制造的柴油机能与日本、德国、

意大利的产品相媲美。据统计,省级以上名牌企业全部通过了ISO9000族系列认证,全市通过认证的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

  培育企业文化。向知识要财富,向文化要空间。我市企业在争创名牌的过程中,越发重视精神、文化等超经济因素赋予品牌的支撑,“资本是船,人才是本、文化是魂”,内外兼修的名牌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名牌。作为家具行业中首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月星家具集团,在创业之初就把培育企业文化写进了发展规划。他们坚信,只有倡导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弘扬企业精神和推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才能使企业向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目标迈进。今日的月星集团除了提供人们优质的产品,还与人们一同领悟生活真谛,与他人分享成功与喜悦。同大公司、上上电缆等多家公司都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品牌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政府部门当好配角搭好台

  名牌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常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质量振兴战略,把品牌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行政部门引导指导作用,推进质量、名牌战略的深入实施。

  完善培育规划。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市的名推委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全市的企业情况,将竞争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列入培育计划,建立培育档案,给予高度关注和重点服务,并根据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培育规划,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名牌争创梯队,条件成熟一个、推荐一个,确保创牌工作不断层、不停步。每年年初,市政府都专门召开全市名牌推进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名牌创建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增强创建工作有效性。

  强化政策扶持。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扶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激发企业创牌热情的举措。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技术基础工作、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驰名

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出台了《常州市企业品牌建设奖励办法》,每获得一个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奖励企业50万元;鼓励名牌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加快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拉长产业链,尽快发展成为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龙头。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就名牌战略推进情况作出批示,发表重要讲话,积极鼓励企业创牌,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增强部门合力。质监、工商、经贸、发改委、税务、宣传等各部门及各行业协会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强化资源整合,提供有效服务,共同推进我市的品牌建设工作。从强化基础管理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从培育企业到名牌申报等方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争取我市优势企业早日步入名牌队伍。各直属部门还通过与省局的关系,邀请国家名推委和国家质检总局、省质监局的有关专家、领导到常州企业考察调研,加强沟通,扩大影响,增强我市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列入名牌目录的几率,为我市企业获牌赢得先机。

  社会群众关爱名牌造氛围

  我市在名牌推进过程中,着力加强对名品名企的宣传推广保护力度,努力营造一种企业争创名牌、商家销售名牌、用户和消费者爱护名牌、政府扶持和保护名牌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广展示,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积极组织和引导企业加强名牌产品的塑造和推介,在全市各大媒体及常州质量网上专门开辟了“中国名牌”栏目,介绍本市名牌企业的发展理念、经营业绩、成功经验和优势产品;在每年9月质量月、3·15主题日和各类经贸洽谈会、展示会上,组织我市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体登台亮相,集中展示形象,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打假治劣,降低名牌创建风险。针对我市名牌产品在外地屡遭不法企业侵害的现象,有关部门联手出击,先后立案查处了假冒常柴牌柴油机、东风牌拖拉机、长龄牌装载机、仙鹤牌酱油等数十起侵权案件,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为名牌产品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还高度重视保护国内外知名品牌,先后与菲利普、强生、联合利华等国际著名公司及专业打假机构合作,开展跨地区、跨国界的打假维权行动,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

  名牌战略下的常州,质量振兴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22个中国名牌产品、8个中国驰名商标、59个国家免检产品,86个江苏省名牌。借助不断壮大的品牌优势,常州正着力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向集约高效的“品牌经济”,制造业产业优势迅速向优质品牌集聚,2005年品牌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达25%左右。目前常州已拥有以新科为首的家电信息业、黑牡丹为龙头的新型纺织服装业、常发、常林为主的机电制造业品牌集群,22个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都已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形成了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及配件制造业、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工业、生物医药及精细

化工三大新兴产业,柴油机、高速机车、变压器、电子衡器、空调、DVD、牛仔布、城市客车、饲料机械等产品已成为全国重要生产基地。2005年常州市成功入选中国品牌经济城市行列。

作者:佚 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