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不为君王唱赞歌 只为苍生说人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08:55 中国经济时报

  ■王平

  时下,据说历史写作已经进入了粉丝时代、泛娱乐时代,在这些热闹喧嚷中,却有一个出生于1920年代的老人,他十多年前在牢狱中写就的几部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热读不衰,深受不同年龄层读者的喜爱。这个人就是柏杨。

  在2006年的岁末时候,海南出版社接连又推出了两部柏杨作品:新版《柏杨曰:读通鉴论历史》和柏杨版《中国历史年表》。

  《柏杨曰》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华版,作者从72册白话资治通鉴中精选出862则,以“柏杨曰”为名重新结集,以示与原著“臣光曰”的不同立场。作者从现代人的自由观念和人权意识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官场作了崭新视角的考察,所以这部《柏杨曰》可以说是《资治通鉴》最精彩的故事、最精彩的人物加上柏杨最精彩的解读与分析。

  《柏杨曰》1999年时曾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过,2004年版权到期后,市面上就很少见到正版的该书,许多读者只能从网络上搜寻该书的片段内容“过瘾”。这次海南出版社的新版,从2006年6月份开始筹备,到12月底新书出来,可谓是千呼万唤,但对于柏杨的忠实读者来说,也仍是件很值得欣慰的事情。新版对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装帧设计上也更为美观、大方而素雅。

  相对于柏杨的其他著作来,柏杨版《中国历史年表》则可谓是姗姗来迟,此次推出的海南版,尚是该书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出版。《年表》以表格形式,逐年记录,上自开天辟地,下至中华民国成立,数千年间的重要事件与人物,都一应网罗其中。这部书虽是表格形式,但读起来却绝不枯燥,持续着作者一贯的写史风格,激情与理性兼存,思想与文字并美,亲切、生动。既可以作为饭后睡前的“休闲读物”,也可当作年代事件的历史速查表,是历史爱好者和青年学生们了解中国通史的一部很好的工具书。

  其实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柏杨先生的好几部史学作品都由大陆的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并获得了读书界一致好评,有着相当好的销售成绩。如之前同心出版社的《中国人史纲》、北岳文艺版的《柏杨版资治通鉴》。不过,据柏杨作品的策划人朱洪海先生介绍,柏杨本人极为看重《中国历史年表》在大陆的出版,因为是首次出版,很希望读者们能喜欢。“这是大陆出版界送给柏杨先生的最有意义的一份新年大礼!”据悉,出版社接下来还将推出柏杨的另一部“工具书”——《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

  在2006年的文化新闻里,有一条是关于“大师柏杨宣布封笔”的消息,柏杨封笔之前写下的最后一篇文字,就是专为新版《柏杨曰》作的序。在这篇序的开头,作者重复了这样一个提问:“读历史,人能够从中取得教训吗?”就在结尾,作者又说:“我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不为君王唱赞美歌,而只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和尊严,说‘人话’。”

  或者,这正是我们21世纪的读者们,仍然要读柏杨的原因吧。

  ■《柏杨曰:读通鉴·论历史》

  ■海南出版社

  ■2006年12月

  ■全三册,定价:78元

  《柏杨曰》是台湾柏杨先生在《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基础上,耗费5年时间编撰而成,可谓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华版。柏杨的历史著作向来被视作“中国历史的枕边书”,亲切、生动,同时又不乏真知灼见。本书是作者《中国人史纲》之外的又一部史学经典著作。柏杨论史,一向以人性为本,藐视权力,向往自由和人权,激情与理性兼存,思想与文字并美。《柏杨曰》一书史料运用独到,一事一议,角度新颖,语言优美,引人入胜;比教科书呈现更多历史真相,比传奇小说蕴涵更多人文关怀,是一部“现代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启示录”。

  ■《中国历史年表》

  ■海南出版社

  ■2006年11月

  ■定价:68元

  本书以表格形式,逐年记录,上自开天辟地,下至中华民国成立,数千年间的重要事件与人物,都一应网罗其中。虽是表格,读来却绝不枯燥,更有言简意赅之感。无论是叙述事件,或臧否人物,都不动声色,而读者又自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鲜明的爱憎褒贬之情。本书既可作为休闲读物,饭后睡前随意翻阅,也可当作一部中国历史的速查手册,一册在手,轻松通览上下五千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