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图文]作坊式自制豆浆卖出大麻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 07:2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作坊式自制豆浆不安全

  

  路边摊的豆浆就是这样装着卖的

  一些加工作坊或酒楼由于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制作工艺及相关质量检测,豆浆卫生和质量难以保证。

  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再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记者在四川成都市场上发现,一种自制豆浆饮料在大大小小的酒楼和火锅店里非常走俏。

  然而,一些加工作坊或酒楼由于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制作工艺及相关质量检测,豆浆质量难保证,消费者喝了这些作坊式自制豆浆后,常出现腹痛、腹泻等中毒现象。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作坊式自制豆浆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大豆中含有许多种酶和抗营养因子,它们不仅影响豆浆的质量和营养,而且影响大豆的加工方法和生产工艺。如磨浆时,高温灭酶可以破坏大豆中的有毒元素,一般豆浆要加热到沸腾,并保持20分钟以上,才能破坏抗营养因子。若加热温度及时间不够,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据天津某媒体报道,近日,天津市卫生执法部门取缔了一家日销售千杯以上、远近闻名的豆浆作坊。该作坊不仅没有任何证照,而且生产条件简陋,环境极为恶劣。调查中,执法人员还发现一个惊人的内幕,该作坊在生产过程中,为使豆浆味道更鲜美,大量添加消泡剂,剂量达规定用量的10倍以上。更可怕的是,其使用的消泡剂还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工业用的消泡剂。

  据了解,工业消泡剂广泛用于涂料、油漆、造纸、石油等行业,由于其纯度不高,并含有砷、铅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甚至可能致癌。铅是积蓄性金属,会引起慢性铅中毒,同时,其引起的贫血能伤害人的肝、肾及骨骼,并引起神经衰弱、便秘、食欲不振等;而砷会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的改变,比如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等。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滥用消泡剂早就是作坊式自制豆浆行业一个“公开的秘密”,因为这些豆浆作坊往往不具备企业化生产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泡沫,而且口味不佳,为了消除泡沫,改变口味,许多作坊便超标使用消泡剂。而正规饮料企业生产出来的植物蛋白产品,通常不会产生任何泡沫,所以也就不存在使用消泡剂的问题。

  无照豆浆泛滥路边摊

  

  脏乱差的豆浆小作坊

  在裸露的水泥罐里加工的豆浆,无论从哪个环节来说,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每天早晨,各个农贸市场里的豆浆、油条叫卖声不绝于耳,不少上班族匆匆购买之后又继续着一天的紧张生活。殊不知,这些被称之为“野早餐”的食品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记者在成都一家长年销售自制豆浆的店铺看到,其加工的容器是由水泥罐和塑料水桶组成,豆浆的灌装机是普通的封口机,一次性的塑料豆浆杯随意散落在房间的角落里。存放豆浆的白色箱子已被染成了黑色,加工现场没有过滤和高温加热的设备。旁边一个红色的塑料大盆里装满了黄豆。记者发现有些黄豆已经发黑霉变,还夹杂着很多砂粒。然而,该店铺的生意却颇为红火,门口顾客络绎不绝。

  据四川省卫生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加工豆浆应在密闭的不锈钢容器中进行,类似这样完全在裸露的水泥罐里进行加工的豆浆,无论从哪个环节来说,都是不符合要求的。有关专家也指出,不少一次性塑料杯都使用劣质塑料制成,而且不耐高温,其有毒成分在高温下会分解出来溶入豆浆中,对人体有害。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摊贩大多没有卫生许可证和相关证件,属于无照经营。

  酒楼自制豆浆无QS

  没有QS认证,又逃避卫生执法部门的监管,加之滥用消泡剂等行为,导致自制豆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006年12月16日,记者在某大型酒楼调查时发现,很多消费者盲目相信促销小姐的推荐,致使一些没有QS标志的饮料频频倒进了消费者的杯中。当记者询问消费者是否看了QS标志时,60%的人回答“没有看过”。

  更令人担心的是,酒楼推销的打着各种鲜榨招牌的自制饮料,长期处在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在成都某火锅店,一名酒楼的服务员正在向客人推销鲜榨豆浆,并一再保证店里的豆浆都是新鲜的,但当记者问及豆浆和水的比例、豆浆的卫生标准、豆浆如何保鲜等问题时,她却一句也答不上来。

  据知情人透露,不少火锅店和酒楼宣称的鲜榨饮料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所谓鲜榨,应该是现榨现喝。但事实是,绝大多数消费者以不菲的价格买到的鲜榨饮料,其实都是外面一些既不卫生、又不合法的小作坊的“作品”。还有一些甚至是当天没卖完,放进冰箱储存后第二天再接着卖的自制饮料,其安全性存在极大隐患。

  据知情人透露,一些小作坊将豆浆做好后送到各大酒楼或火锅店,由服务员以鲜榨的名义高价推销给客人。一般来说,一杯豆浆在酒楼的售价为15元左右,而其成本不过1元左右。在14元的销售利润中,小作坊、酒楼、服务员各自赚取了一部分。“一般一个服务员推销一杯豆浆,都有5元左右的提成。”知情人说。

  暴利的驱动,正是不少火锅店和酒楼的服务员大肆向消费者推销所谓鲜榨饮料的真正原因,在这条利益链背后,消费者沦为了最终的受害者。

  据饮料业专家邹宗凤女士介绍,自制豆浆以生产简便而遍布各餐饮店、小作坊甚至家庭中,其大众化程度已经非工商、卫生、质量技监等执法部门所能一一监管。但这种简单、大众化的生产很难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近年来,全国各地屡见不鲜的豆浆中毒事件就是其不安全性的具体体现。邹女士认为,没有国家的QS认证,又缺乏卫生执法部门的监管,加之滥用消泡剂等行为,导致自制豆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自制豆浆属于非安全食品。她建议消费者在酒楼消费时慎饮自制植物蛋白饮料,最好选择正规厂商通过先进设备生产的有QS标志的饮料,这类产品有严格的卫生和质量保证,更远离了消泡剂的危害。

  “黑豆浆”的几大损招

  除滥用消泡剂外,部分火锅店为了节约成本,掺入霉变或陈化的大豆加工豆浆。

  一位从事了多年豆制品加工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遍布成都全城的自制豆浆加工点,几乎都没有严格的生产工艺,也缺乏严格的卫生监管措施,具有很大的安全、卫生隐患。而且,不少黑心作坊还置消费者健康于不顾,为了牟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采取种种手段坑害消费者。他给记者列举了“黑豆浆”常见的几大“损招”:

  除了滥用消泡剂之外,部分火锅店为了节约成本,掺入霉变或陈化的大豆加工豆浆,而其可能产生的黄曲霉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强致癌物之一。

  在豆浆中大量掺水也是一些不法商贩的惯用伎俩。加工豆浆时,正常的做法是每公斤黄豆兑4公斤水,而小作坊却每公斤黄豆兑10公斤水,这样加工出来的兑水豆浆几乎与白开水无异。

  还有一些小作坊掺杂使假,为了降低成本,常常在豆浆里掺杂生粉,或使用劣质油、潲水油来进行加工。

  另外,不少作坊低价招用未经任何培训和体检的外来工,其操作人员自己就可能带有传染性疾病,使豆浆在一开始的源头就成了“带病豆浆”。同时,他们也不按卫生标准进行操作,其加工场地往往简陋不堪,没有专用仓库,也不设置污水处理系统,有的还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土锅炉加工。由于土锅炉所产生的蒸汽不可能将豆浆煮至规定的温度,导致生产出的豆浆内含有大量致病菌。

  食用“黑豆浆”维权难

  当消费者向这些酒楼、餐馆讨要说法时,却苦于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据成都市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喝了作坊式自制豆浆不舒服、闹肚子甚至住院的投诉,他们每年都要接到不少,但基本上处理起来都很困难。之所以困难,一是因为取证难,当消费者向这些酒楼、餐馆讨要说法时,却苦于无法提供有力的依据,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二是因为自制豆浆者都是小本经营,面对消费者的索赔要求他们不是躲就是赖,处理、协调起来非常麻烦。像这种喝了自制豆浆而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基本上是讨不到什么说法的。

  该负责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应尽量选择规范的、知名的大企业生产的品牌产品,这样才能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邹宗凤女士告诉记者,真正由国家批准生产的植物蛋白饮料,特别是某些获得了国家免检和中国名牌等认证的产品,其生产工艺非常严格。从原料采购、工厂设施、卫生管理到加工工艺、成品贮藏和运输条件等都有一整套规范而完善的要求,并且产品在投放市场前还要经过多项相关检测,确保了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

  更重要的是,企业化生产的植物蛋白饮料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生产工艺,不仅保证了植物蛋白饮料的营养成分及良好口感,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类似自制豆浆中的泡沫,所以绝对不会添加任何消泡剂,彻底杜绝了消泡剂这一普遍存在于自制豆浆中的毒瘤对消费者的潜在危害。

  邹宗凤女士表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有关部门对自制豆浆打击力度的加大,企业化生产并通过QS认证的植物蛋白饮料取代作坊式自制豆浆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自制豆浆亟待监管

  

[图文]作坊式自制豆浆卖出大麻烦

  正规的饮品生产车间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发文,要求各地切实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原料的质量安全监管。

  针对作坊式自制豆浆的种种问题,成都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制豆类饮品基本上出自各大酒楼、火锅店,虽然国家对此类饮品的生产工艺和检测在技术层面上有严格标准,但就生产源头而言,特别是滥用消泡剂等违规行为,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绝大多数餐馆酒楼也正是瞄准了这一政策软肋,堂而皇之打起了自制豆质饮品的擦边球。虽然有关监管工作正在逐步加强,但这些自制饮品的生产作坊随意性大且范围广,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查处难度仍然很大。

  苏丹红、吊白块、工业消泡剂等非食用原料和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滥用,目前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家质检总局近期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切实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原料的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惩处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食品安全。对此,有关专家指出,目前餐馆、酒楼中这种自制豆浆似的小作坊模式隐蔽性强、危害极大。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自觉抵制自制豆浆;另外,应加大监管力度和政策引导,通过各级执法部门的联合行动,重拳出击,杜绝工业消泡剂等非食用原料的滥用,使自制豆浆走上健康轨道。(《中国质量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张 东 龚志伟 文并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