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湖南长沙质量技监局将纸上的措施变成脚下的路,换来了米粉抽查合格率攀高 飞跃:从18.2%到81.8%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04:45 中国质量新闻网

  81.8%,这是2006年10月份湖南省长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米粉生产企业和销售市场的抽查合格率,而就在数月前,这个数字却是18.2%。长沙市质量技监局食安处的负责人对于这组数字前后产生巨大变化的解释是:落实。

  18.2%!如此低的合格率不仅让质量技监部门和生产企业大吃一惊,更让以米粉为主要早餐食品的长沙市民震惊了。一时间,米粉销售大幅下降,甚至有些谈“粉”色变。

  怎样才能做到既治标又治本呢?通过调查发现,米粉作为一项传统的加工食品,在长沙每天的需求量约40余吨,但生产企业却难以计数。市区内有证有照企业不到60家,但这些相对规范的企业也以小作坊为主,生产、卫生条件难以令人满意,上了规模、从业人数在20人以上的企业不超过10家,监管难度很大。

  长沙市质量技监局决定下大力气从帮扶和后处理着手,对米粉生产企业进行整改。一是对生产厂家逐一摸底建档;二是将米粉列入定检计划;三是召开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分析会,督促企业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四是组织所有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参加学习。五是严格复查制度,对复检仍不合格的企业依法查封,下达停产整顿15天的通知书;六是派监管人员、技术人员对米粉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法律知识培训,使这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改善生产条件。同时,利用《湖南省湿米粉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出台实施这一有利契机,重点开展对湿米粉行业的专项整治工作。

  在长沙市质量技监局的帮助下,一部分企业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改造甚至新建厂房、添置生产设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自我出厂检验能力。

  18.2%到81.8%飞跃的背后,是4次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分析会、3次食品卫生和米粉生产的知识培训、6家企业被停产,以及监管人员数百次地走访和帮扶。两次抽查结果出现质的飞跃,是质量技监部门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将写在纸上的每一项措施落到实处后收到的成效。 (《中国质量报》)

作者:王融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