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全国食品“打黑打非”专项行动再传捷报 湖南质监部门查处红薯粉丝中掺杂使假和使用非食用原料违法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 06: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新年伊始,由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的严厉打击食品黑窝点和严厉打击使用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两打”专项行动再传捷报。湖南省、市、县三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衡阳市政府和祁东县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对祁东县境内红薯粉丝(条)的集中生产加工地区的30余家小企业、小作坊进行了突击检查。当场收缴违禁添加剂16瓶(袋),封存使用违禁添加剂生产加工的红薯粉丝(条)3500公斤,责令4家企业停产整顿,并建议有关部门对12家条件恶劣的小作坊进行取缔。

  祁东县境内的红薯粉丝(条)加工有很长的历史,形成了一定区域性的集中生产加工。2006年12月28日,40多名执法人员兵分两路,对祁东县境内红薯粉丝的主要产区进行突击检查。其中,在黄土埔镇张飞岭57号肖某加工作坊,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用来加工红薯粉丝的玉米淀粉100多包、石蜡2包、食用色素日落黄1瓶。在黄土埔镇大云村肖某加工作坊,色泽鲜艳的用玉米淀粉掺食用色素加工的红薯粉丝直接堆于地上。加工现场玉米淀粉、粉渣老料、石蜡、明矾、食用色素柠檬黄到处可见。对现场检查中发现安全卫生条件恶劣、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检查组一律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并责令其停止生产。

  日前,祁东县政府召开了全县乡镇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有关乡镇政府督促红薯粉生产加工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要求有关部门加大引导,帮助加工企业改善生产设备,培训人员,提高加工户的守法经营生产意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对违法违规小企业小作坊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的同时,特别是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区域性集中生产明显的地区,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引导作用,改进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大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质量报》)

作者:夏文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