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打造“美丽家园”开创慈善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 06:40 深圳特区报

  打造“美丽家园”开创慈善人生

  ——访深圳市金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乐文

  他一直在致力经营两大事业。作为久经沙场的深圳地产商,他尽心打造着“美丽家园”,立志让居住成为一种享受;作为谨记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他竭诚营建慈善人生,让捐赠成为自己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他的两项事业都在走向成功。矗立在深圳西部滨海中心区的“金泓凯旋城”,总建筑面积逾50万平方米,一期2200多套半年内销售一空,数以千计的住户正陆续入住,老人的笑容、孩子的嬉闹、年轻人矫健的身影与绿树、红花、喷泉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一幅动人的“三代人享受的美丽家园”画卷。而他的慈善事业也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尊重,2006年初《福布斯》杂志公布2005年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慈善捐赠100榜,他以捐资1100多万元名列第15位。

  他叫林乐文,深圳市金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凯旋”一曲惊业界

  日前,记者驱车探访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金泓凯旋城”。原以为,问路会相当繁琐,没想到她的知名度相当高。问到的几位市民都知道这个新楼盘的具体方位。有的还好心地补上一句:“一期早卖完了,当时一平方米才五千多块,现在可能要上万喽。”

  进入小区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售楼处已闭门谢客,不少业主已经入住。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楼与楼间距大,视野开阔;人车彻底分离,小区内见不到一辆车;绿化面积大,区内环境闲适优雅。

  专家对“凯旋城”不吝赞誉之辞。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英国皇家结构学院院士傅学怡评价

开发商金泓投资董事长林乐文:“实践出真知。林乐文是建筑界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物。”权威机构慷慨地授予“凯旋城”一个个重量级荣誉:“中国(深圳)地产标志性建筑成功开发典范”、中建CI金球奖、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

  消费者以更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凯旋城”的肯定。2005年6月,“凯旋城”一期18栋楼竣工开始发售,原来预计需要18个月,未曾想当年底就销售一空,用时仅半年,只是预计时间的三分之一。去年8月入伙时,一次性入伙率高达93%,比一般楼盘起码高出20个百分点,“这说明绝大多数业主买房不是用来炒的,而是认可这里的综合环境,乐于在此居住。”林乐文自豪地说。

  “凯旋城”一曲惊业界,与她的前期精心规划息息相关。2002年,“凯旋城”规划启动。面对这样一个占地11万多平方米,由27栋26层至32层的高层楼宇组合的超大型楼盘,林乐文确定了超前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建深圳最大的楼盘,而且要造深圳最好的地产品牌,推出“三代人享受的美丽家园”。为此,他找来国内外资质一流的合作伙伴进行强强联手,组成一支超强的营运团队。建筑设计单位是有国家甲级资质的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园林设计是国际知名的加拿大奥雅园境师事务所,施工单位则是有国家一级资质的中建二局一公司深圳分公司。销售策划代理、广告整合推广和物业管理方面,请来的均是国内外知名企业。

  细节决定成败。林乐文定下大手笔、高起点的基调,同时关注规划的每个细节。林乐文强调最多的是建筑的质量,是小区的整体环境,是居住的人性化。据称,规划方案前后历时两年,进行了13次大的修改。规划的亮点也备受注目,如小区整体抬升五米,不仅视野更广,而且成为一大景观;楼与楼之间最小距离也有40米,区内建筑覆盖率仅为一般楼盘的一半,不仅保证了海景的完整,而且造就了11万平方米的绿化园林;小区内不见一辆车,不被道路隔断,成为有机的整体,长达1.5公里的风景小道既是居民赏景的好去处,也是散步健身的首选地。谈起“凯旋城”的人性化设计,林乐文如数家珍。

  为了让消费者认可“凯旋城”品牌,在营销过程中,林乐文做出了“反常”之举。他一改当时常见的主体工程完成六成就卖楼的行规,楼宇多数封顶时仍按兵不动。有人误以为林乐文在资金或管理上出问题了。其实,林乐文想的是,一个品牌的形成必须得到消费者认可。要实现这一认可,不仅需要楼盘品质优秀,更重要的是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完善,并且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林乐文引而不发就是为了赶建学校、道路、会所、医院这些配套设施,为了在消费者看楼时,可以看到楼盘的综合表现。

  果然,当配套完善、环境出众的“凯旋城”首次揭开神秘面纱时,消费者青眼相加,2200多套住房短短几个月内就宣告售罄。强大的“凯旋城”冲击波震撼了深圳地产界,曾经并不为人注目的金泓立马成为业内焦点。

  厚积十年待喷发

  “‘凯旋城’一举成功决非一日之功,有朋友说我是十年磨一剑。”林乐文回首创业历程感慨不已。

  “凯旋城”2004年动工兴建,前推十年,从广东普宁走出来的林乐文在深圳刚刚注册自己的企业——深圳普安实业公司。当时,国家正大力整顿开发区建设,银根突然紧缩,不仅开发商的发展资金紧缺,而且消费者购买力也大减。有志于开发

房地产的普安公司遇到了
房地产业
的寒冬。

  “不少大牌地产开发商就是在那个时期消失的。我在冷静观察市场,思考方向,但我一直坚守在地产行业,尽管前进步伐有点小,有些慢。”林乐文说。

  其实,普安公司并没闲着,而是在厉兵秣马,韬光养晦。林乐文发现,一些地产公司之所以其兴也勃,其亡也速,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为有钱就可开发,管理不专业,技术不过硬,成本降不下来。如果优化管理,提高技术,一平方米可省开发费几百元,品质还可提升。在这相对沉寂的十年里,普安公司形成了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推广、销售的专业团队,提高了地产开发能力与水平。其间,林乐文的团队相继开发了几个中小型地产项目,如开屏市场和开屏中心项目、中南花园项目等,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1996年,林乐文还做出了一个令许多同行吃惊的举动,耗资2亿多元,买下了包括现在的“凯旋城”用地在内的15万平方米的海滩、鱼塘低洼地。1999年,林乐文在这里初试锋芒,兴建了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的中南花园,获得成功,为以后开发超大楼盘“凯旋城”打下了基础。

  林乐文还利用这段时间,对深圳地产发展规律进行钻研。他分析,截至2003年,深圳地产业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上个世纪80年代集中于罗湖区的工、商、住楼宇的全面开发,二是1989年至1997年集中于福田区的以办公带动的住宅开发,三是1997年至1999年密集于香蜜湖一带由旅游带动的地产开发,四是1999年至2003年发生在南山的由教育带动的地产开发。他的结论是,2003年以后,深圳地产要进入第五代,地点在深圳西部宝安滨海中心区,以环境优越、配套完善、设计高度人性化的高档楼盘为代表。

  正是出于如此缜密的观察和思考,再加上前些年的实战磨炼,林乐文才胸有成竹地启动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凯旋城“的高标准规划,并将分三期开发的原计划变更为两期,一期投资由5亿激增到12亿。

  艺高人胆大,这是对林乐文的真实写照。

  “捐赠是我的重要事业”

  如果说,林乐文在地产事业上给人的感觉是一鸣惊人,异峰突起,那么,他在另一重要事业——慈善捐赠方面则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2006年初《福布斯》杂志公布2005年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慈善捐赠100榜,他以捐资1100多万元名列第15位。这是林乐文的许多朋友常常提到的事情。其实,十几年前,林乐文还不怎么富裕的时候,他就开始十万、八万地向家乡的办学、修路等项目提供资助。随着企业的成长,他捐赠的频率不断增多,捐出的数额也在不断递增。为中国法律援助基金捐300万元,为家乡普宁一所中学赠1000万元……

  林乐文小时候经历了太多的贫穷和无助,小学未毕业就不得不辍学。对弱势人群他感同身受。2006年初,深港潮籍企业家光明行小组提出回家乡为贫困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做复明手术。林乐文不仅自己出钱出力,还呼吁其他企业家朋友捐资。活动结束后,他得知还有不少人需要帮助,立即追加捐款50万元。

  “捐赠是我的重要事业。”林乐文,“现在,我们每年拿出公司利润的5%-10%用于慈善捐赠。”慷慨解囊的背后是林乐文的朴素财富观。“赚几个钱够吃够喝就行,不想当大富翁,我想到的是赚了钱要回馈社会,多做点好事。获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是人生的真正财富,尊重你的人越多,你积累的财富越大。”与赚钱光宗耀祖、传之子孙的传统观念不同,林乐文明确告诉孩子们,除支持他们读书和给一点创业启动资金外,他创造的财富将会一一捐给社会。

  精神财富同样宝贵

  “好读书”是公司员工对林乐文的一致评价。小学时因穷辍学,林乐文并没因此放弃学习,反而更加珍惜每一点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十几年前,他自学考取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师资格,如今正在抽时间上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班。几十年来,他养成了每晚读书的习惯,只要不是公司业务太忙,他每晚都会花时间读书。

  林乐文认为,老板必须为企业定好位,掌好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非读书不可。他读的书既有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也有企业管理、经营理论新作,他从书中感悟待人接物的启示,寻找为企业定位的参与案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林乐文带着思考去读书,在读书中提炼思想。他尤其对借鉴中国儒家思想治理企业有独到的思考,最近,他关于德与才辩证关系的论文公开发表后,就引起了企业人士的共鸣。

  “只有知识丰富,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让企业在险象环生中立于不败之地。知识比金钱更重要,企业家在创造物质财富时,还要充实精神财富。”站在排满《四库全书》的书架前,林乐文像徜徉在自己开发的得意楼盘中一样,兴奋而满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