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什么是对马季先生最好的纪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 03:51 中华工商时报

  马季先生的去世,让相声界同时也让喜爱相声的人们都有些吃惊,这不仅因为马季先生72岁,并不太老,更主要的是自从侯宝林先生和马三立先生先后离开我们,马季这样再一走,相声大师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对于相声界,马季先生是真正承前启后的一代传人的代表。现在听他早年和刘宝瑞、郭全宝两位先生合说的三口相声,他的声音年轻得直让人感叹时间飞逝和一代人苍老得无情。马季的出现,既有着明显代际的标志,也有着典型时代的印痕。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年轻的相声演员,他是从老一代相声艺人那里学来的技艺,面对着的却是完全崭新的时代。这就注定他不可能重走老一代传统相声的老路,推陈出新,便成为了他的不二法门和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而正是在这方面的努力,成就了年轻的马季,使他成为了继侯宝林、马三立之后第一位最具影响力而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

  回顾马季所说的相声,可以看出他艰难的摸索努力,在歌颂型和讽刺型的相声之间,他一直在迂回前行,他希望相声既拥有新时代的光彩,又不失传统艺术的本色,在这样两难之中,尤其显示出他的难能可贵。马季歌颂型的相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前期有名的《登山英雄赞》,后期有名的《找舅舅》等,不能说是最成功的,但仍可以看出他对于传统“三翻四抖”、“铺平垫稳”的方法创作和演出的坚持,守住相声的底线。最受听众好评的还是他讽刺型的相声,比如前期的《打电话》,后期的《宇宙牌香烟》,在这样的段子里,他如鱼得水,将传统相声的包袱尽情抖落,又没有回避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在调节时代与相声的关系方面,他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作为新中国新一代的相声演员,他可能没有他的老师们留下那样多的经典段子,却比他们走得艰难,也走得更远。

  在我看来,马季对于相声的贡献,主要在于相声中幽默的发掘方面。无论歌颂还是讽刺,他都不想过于矫饰,也不想尖锐涉深,而是希望幽默感加重,让听众爱听、接受,听完之后能够会心一笑或开怀大乐。因此,在《找舅舅》中也好,在《打电话》中也好,让我们忍俊不禁而难忘的,还是那些幽默的成分,正是对这些幽默的开掘,让这些相声超越生活的浅表层而具有了一定的生命力。而马季许多相声小段,比如《装小嘴》、《吹牛》、《反正话》,以及将地名或电影名连缀成篇的《新地理图》和最为著名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等,更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对语言的机智敏感,对于幽默的卓越贡献。他在探究相声发展的新途径方面,寻找到了符合自己、符合听众,又能够符合时代的一条独特的风格之路。

  在这一点,上溯可以看到侯宝林、马三立的影子,下寻却很难再找到能够和马季先生比肩的相声演员了。因此,从这一意义而言,马季先生的去世,是最后一位可以称之为相声大师的先生的去世。相声界结束了大师的时代,不敢说就是群龙无首的时代,却敢说重铸相声的辉煌,需要假以时日,而不能够仅仅靠着一些相声大赛的面子活儿或漆活儿。

  问题是这样的面子活儿或漆活儿,眼下并不少,屡屡在晚会中和观众面前亮相的大多是表扬式样、小品式样、歌唱式样的相声,越来越多的背离了相声本身的传统和规律,越来越背离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失去了相声自己的尊严,只是以一种轻薄的姿态取悦于人或邀宠于上。不知道面对这样的现状,马季先生在九泉之下能不能够闭得上眼?

  在过去文化单一、舆论统一的政治化年代,马季先生还能够做出他的探索和努力,实在值得人们思考。相声需要技术、需要传承、需要对传统段子的推陈出新,也需要类似央视大赛的刺激和奖励,但是,相声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和现实的关系,不失去对现实独特的讽刺锋芒和幽默特色的开掘与审视,这才是相声的灵魂,这也才是对马季先生逝世的最好的纪念,对马季先生相声遗产最好的继承。(4L6)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