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和美家园”在崛起 灵山县以项目领跑"两化"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3日 13:01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李志松 通讯员丁奇远 陆万晓 苏宗海

  如今,你若走进灵山县,就会由衷地感受到灵山的路宽了,环境美了,住房靓了,城市功能完善了,工业企业多了,综合实力增强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县县委、政府实施的“项目带动”战略的强力推动,也是该县坚持统筹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齐头并进、比翼齐飞带来的硕果。2006年11月,该县荣膺2006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项目“领跑”“两化”协调发展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灵山县一直把强力推进大项目带动战略作为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大举措,集中民智谋项目、创优环境引项目、聚合力量抓项目、完善机制建项目。通过抓好项目建设,“领跑”工业化城镇化。几年来,先后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引进大批项目资金,借助外力加速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如该县通过引进浙江老板投资!亿元,对六峰路原文体局等旧城进行改造,建成了广西县市级最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工业化方面,着重规划建设十里、陆屋两个县级工业集中区,优先把高科技、无污染、劳动密集型项目安排到集中区内,并着力打造陆屋至石塘工业经济带,由此也带动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3年来,全县共引进项目211个,合同投资额17.1亿元,到位资金15.2亿元。2006年1-11月,全县又新引进国内协作项目84个,引进到位资金6.2亿元。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的启动建设和投入运营,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形成了互动发展、互为支持、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

  双擎带动 构建“和美家园”

  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双擎带动”,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构建“和美家园”。灵山县在做好六峰旅游商业步行街、荔香城等旧城改造重大项目和七星小区、三多小区等新区建设的同时,根据县城的山势水形、地理特征、传统风貌的实际情况。

  两年多来,该县投入资金1.3亿元,开发建设以“三山五桥两江一中心”为重点的“江岸美景”工程;新建和改建了宝石大道、燕峰路等20多条主次干道。

  2006年以来,该县又开展了城镇交通建设大会战,在美化、硬化、亮化、绿化上下功夫,开工建设项目14/个,其中六峰路面改造工程等6个项目已竣工。

  至2006年11月底,该县新开工项目达30个,续建项目32个,投产或半投产项目31个,分别完成投资达1.89亿元、1.91亿元和2.14亿元。目前,随着投资达6300多万元的县城区给水系统扩建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的檀圩至陆屋二级路扩建工程、投资达8000万元的新光建材市场项目以及过境江河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推进及相继建成,交通、水利、城镇、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扮靓了灵山县城镇,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在2006年8月,该县被确定为“全区城镇化综合示范县”。

  集聚效应 工城联动比翼飞

  建设助推工业经济稳步发展。该县按照“合理布局、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原则,依托资源上项目,依托城镇办工业,通过抓好十里、陆屋两个县级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打造“洼地”引资引项目。工业集中区建设引来集聚效应,吸引了大批重点企业入区建设。至今,该县仅十里工业集中区就吸纳企业23家,其中19家建成投产,在建家,项目投资总额超过5亿元。陆屋工业集中区则以地处灵山“南大门”,交通区位优势独特,接受钦州港工业辐射最近,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而吸纳了大康制药等几家上规模的企业落户。如今,全县工业形成了集聚效应,带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2006年1-11月,全县规模工业完成产值16.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5%。与此同时,该县还结合全县18个镇不同优势,规划好了各具特色的经济特色镇。

  有了项目“领跑”,城市载体扩大了,投资环境改善了,城市品位和整体价值提升了,为该县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城镇化的发展,孵化了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而工业的发展,又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进厂务工。随着一大批农民洗脚进城进厂,向城镇集聚靠拢,从事经商、流通、饮食、建筑、运输、办厂,当起了“市民”,从而支撑起城镇旺盛的人气和财气。目前,该县县城建成区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达14平方公里和15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25%,一个极具活力的桂东南新兴中等商贸城市正在崛起。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