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2006教育:喜忧参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3日 09:1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傅旭明

  新《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的里程碑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6年教育领域发生的事件,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应该是《义务教育法》修订案的通过和实施了。

  新《义务教育法》首先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免费公益原则,规定对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得收取学费,并逐步免收杂费。虽然该法中其他如“不得分设重点、非重点班”、“公办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新规定都让公众为之叫好,但作为保障性法条,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和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的经费保障体制显得尤为关键。

  孟母堂事件的法理争议

  任何事物都是带着优缺点一起出生的,新《义务教育法》也是这样的。该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但并没有规定义务教育一定要在公办学校进行和完成,同时也没有对义务教育做出具体规定。另外,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证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国家的义务教育,那么,如果政府没有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兴建教学设施,或者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如何落实适龄儿童的教育权利?如果政府设立的教育机构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学生家长的需要,学生家长能否选择退学或者进入私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上海的“孟母堂事件”就在这样的法理语境下被摆到媒体和公众的面前。

  虽然“孟母堂”被当地教育部门叫停,如果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认为类似这样的事件只是单纯的法律问题,都以法律的形式如法炮制将来就不会发生,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公众对中国现行中小学应试教育一元制下的不满和多元化需求。该事件还告诉我们,在中小学应试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建设方面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付出更多的理性和智慧。

  取缔民工子弟学校让人心寒

  和对“孟母堂事件”的态度一样,2006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待民工子弟学校也是采取断然的办法,8月底,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以一纸通知取缔了该区的3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1万多名农民工子弟需要寻找新学校上学。海淀区教委给出的理由是“办学启动资金需要150万元,还需具备200米环形跑道”,打工子弟学校难以“达标”,拿不到“办学许可证”。虽然海淀教委声称该行动不会造成民工孩子失学,而公办学校接受能力有限的现实人所共知,即便可以接受的,公办学校的借读费让民工孩子的家长望而却步。北京海淀教委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2006年教育部第22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也对此做出回应,表示应该加强对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与管理。

  据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的课程都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教育大纲设置的,并且现实情况造就了办学的公益性,如果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办学条件不够为由,那办学条件艰苦也并非办校者和就读者的意愿,如果说海淀教委方面以政府政令的强势赢得自己在行政上暂时的胜局,那么陷于社会道德和违背义务教育法精神指责的泥潭也是必然,由“取缔”变为“整改”成为“堂皇”而惟一的选择。

  教育公平理想尝试

  教育公平一直以来是人们的理想,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首开先河对招生制度实行重大改革,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人口比例确定。正如校方所表示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公平应是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上的公平。科学合理地把招生计划下达各省,使考生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实现“起点的公平”。 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而是全中国的政法大学。本科招生按人口比例划分是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对生源质量的追求绝不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

  可惜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尝试,并没有得到其他高校的效仿,有关专家认为北京、上海保护本地考生有一定的道理,它的很多高校是由本市纳税人出钱办的,它们对本地考生有所袒护也可以理解。但像北大、清华这些由中央出钱办的大学,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

分数线是不公平的。北大校长许宏智说:“教育的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他还说,“在美国也是这样。”

  高校面子工程

  在2006高校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没想到,他借建国内最漂亮的

高尔夫球练习场消息引出教育精英和高校清廉双重话题的争议会如此激烈。由于“考虑到社会争议太大”,北大拟建高尔夫球场的计划被搁浅。中国人民大学校食堂观光梯事件和以聊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豪华校门事件”在网上遭到批评。

  近年来教育问题本来就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聊城大学校门事件”只是更激起了人们对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不满。一边是高昂的学费把多少贫困生拒之门外,一边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现在却争相建设豪华校门,如此之举与地方政府建设豪华办公楼有何区别,当然要被人诟病。

  有人这样举例“教导”国内个别学校:

哈佛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占地面积为2300亩,普林斯顿大学占地1820亩,而国内一些高校占地面积超过5000多亩;剑桥、牛津大学校舍陈旧、低矮,而国内高校校舍高楼栉比、富丽堂皇。尽管在硬件上,这些世界名校“自惭形秽”,但他们的科研、培养经费却十分充裕,教育资金真正用在了刀刃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