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在全省节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11:12 国家发改委网站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小晶

  今天省政府召开全省节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节能工作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全省的节能工作。现在,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深化认识,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开展节能、降耗、增效工作

  节能、降耗、增效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潮流所向。它既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一条根本出路。谁站得高、抓得早、走在前,谁就拥有了未来发展的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节能、降耗、增效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做好节能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尽量少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产出,走投入少、效益高、可持续的路子。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节能降耗作为约束性指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是针对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的矛盾提出的。我省是能源比较短缺的资源小省,无油、无

天然气、少煤,常规能源不足,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能开采15—20年,一次能源自给率只有40%左右,电煤基本上都要从省外调入,预计到2010年我省一次能源自给率将降低至33%。解决我省的能源供给问题,除了加快开发和积极调入外,更为根本性的途径还在于,坚持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增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做好节能工作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保证。节能不仅是微观层面一个个市场主体的事,同时也是宏观层面发展战略、经济结构的问题。目前我省综合能耗和工业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工业结构偏轻有关,并不表示我省能源利用效率较高。我省大部分耗能产品的单耗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据测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降低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降低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下降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降低1.3个百分点。目前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低于全国40%的水平,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6%。对我省来说,通过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实现综合能耗降低的空间很大,我们要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在实现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水平。

  (三)做好节能工作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也就是依靠哪些要素、通过什么途径、以怎样的效率来实现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内在的、规律性的发展进程。能源要素投入产出的集约化,将直接推动各个生产环节加快科技进步、装备更新步伐,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高,带来的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贸易结构、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要把节能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强化节能管理和硬性指标考核,实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调动市场主体节能的积极性,构建符合

福建实际的节约型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肯定成绩,正视节能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节能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大成绩。一是制定规划。编制了“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能源发展、建筑节能等专项规划,为节能工作提供了指导依据。二是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省经贸委每年将节能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设区市经贸部门,逐级抓考核,层层抓落实,对完成任务的设区市予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了GDP能耗公报制度。定期公布全省及各设区市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力消费量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情况。四是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跟踪和管理,促进企业合理用能。五是加大节能技改资金投入。省里和许多市都安排了专门资金,对节能技改项目予以扶持。六是关停、淘汰了一批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高耗能企业,限制高耗能行业发展。七是积极推动水能、太阳能、风能、沼气、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八是加强宣传培训,逐步增强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节能氛围。通过全省上下努力,2005年我省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94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居全国第7位;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45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4%,居全国第4位;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37吨标煤,比去年同期下降1.67%。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省节能工作与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一是一些企业对淘汰落后设备、工艺、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尚未摆脱粗放经营方式。二是一些产业布局分散、集聚度不高,产业内部不能形成互相循环利用的依存关系,企业单体进行节能的投资成本高。三是节能产业尚未有效形成,造纸、钢铁、化工、冶金、建材等许多产业的能耗仍然过高。四是能源统计、能源计量等节能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节能监测队伍建设滞后,依法开展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节能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深入。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做好节能工作。

  三、明确目标,整体推进全省节能工作

  “十一五”我省节能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16%,为0.79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年均节能率为3.4%。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高度,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以提高能源总体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加快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行动、公众参与的节能工作格局,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工作目标任务。

  (一)各设区市要统筹。设区市在节能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要将能耗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内容。各设区市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统一认识,统筹研究,要注意防止片面性、简单化、一刀切,做到既完成好省里下达的任务,又因地制宜地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提升素质和竞争力。

  (二)重点领域是大头。省里确定了工业、交通、建筑、商业和民用、农村、政府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目标,抓好了这些重点领域,就掌握了节能的大局。

  1、工业节能。工业能源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70%,其中电力、煤炭、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能源消费高,节约潜力大,是节能工作的重点。电力,2010年全省网内火电供电标煤耗要从2005年350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到335克标准煤/千瓦时;煤炭,原煤产煤吨电耗控制在40千瓦时以下;冶金,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700千克标准煤;建材,吨水泥能耗降到110千克标准煤;石化,主要耗能产品能耗达到中型合成氨2.0吨标准煤/吨、小型合成氨2.2吨标准煤/吨、烧碱1.3吨标准煤/吨、电石1.9吨标准煤/吨。对这些重点耗能行业,要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强节能管理,降低能源消耗量。

  2、建筑和交通节能。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和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增长较快。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要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广泛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严格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限制高油耗汽车发展,鼓励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

  3、商业和民用节能。商用和民用能源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要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各类经营场所、居民住宅中广泛采用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电器、节能设备等。

  4、农村节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农业机械和渔船设备,积极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省柴节煤灶。“十一五”全省要新增户用沼气池30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万平方米。

  5、政府机构节能。要抓好政府办公楼和采暖、空调、照明、电梯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办公设备节能,厉行节约,发挥表率作用。“十一五”末,政府机关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要比2005年分别下降20%。

  (三)重点企业是关键。企业是实施节能的主体,各市、各行业的节能指标最终都要落到企业上。我省选择200家重点企业作为“十一五”省控节能重点企业,其能源消耗占全省工业总能耗的32%、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39%,“十一五”要求实现节能量占全省工业节能量的45%、占规模以上工业节能量的52%。

  省里已将这200家企业的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设区市和每一家企业,其中14家企业参加全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并与省政府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省经贸委要重点抓好这14家企业的节能工作;其余186家企业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设区市政府与其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这些重点耗能企业监管,把节能工作作为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由省经贸委会同省统计局定期公布企业节能状况,对完成节能任务的予以表彰,对未完成任务的限期整改。

  四、要有效运作,加快存量升级、增量优化的步伐

  节能的空间和潜力非常大,关键看怎么有效运作。要研究存量,控制增量,具体运作到企业、到项目前期工作、到时间节点。

  (一)要推示范工程。国家已经启动的包括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等在内的十大节能工程的实施,可使全国“十一五”期间节约2.4亿吨标准煤,对实现20%的降耗目标起到关键作用。为落实国家十大节能工程建设,完成我省节能目标任务,省里制定了《“十一五”重点节能工程行动方案》,明确“十一五”要抓好工业锅炉窑炉、热电联产、余热余压、电机系统改造、绿色照明等10个领域共 500项示范工程、10个农村节能示范村、10个大中型节能示范社区的建设。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促进全省节能工作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二)要抓关停并转。抓紧制定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对高能耗产业中的高污染、低效益企业以及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高耗能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设区市政府要制定计划,有步骤地淘汰高能耗、低效率、重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要严格按照2005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禁进口、转移、生产、销售、使用落后生产工艺和产品。

  (三)要把项目源头。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节能审查制度,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重要条件,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抓好新建项目的用能管理,项目建设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不得投产。

  (四)要保定期达标。节能降耗目标要具体到时间节点,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完成都要明确。“十一五”期间我省年均节能率为3.4%,要注意考核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比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时候,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要下降到0.87吨标煤;200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时候,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要下降到0.84吨标煤等等。同时,对各市、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示范工程的节能工作进展,也要明确时间节点的进度计划,滚动推进,按时完成。

  五、要推动创新,加大先进、适用、可大面积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

  技术创新是节能降耗增效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加快开发关键、共性和前沿节能技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技术创新机构,重点开展节能技术攻关,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进行技术设备更新换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制定和发布行业节能技术政策,加快推广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工业锅炉节煤、电机系统节电等行业共性节能技术,在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集中突破一批节能关键技术。

  (二)开辟新技术推广渠道。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不少确实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成果难以推开。我们要有接纳、包容、扶持一切创新的胸怀和勇气,满腔热情地支持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要形成一套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具有权威性的技术成果评估办法,由真正懂行的专家经过科学论证来甄别和推介新技术成果。二要有一定的政策性推广资金,扶持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启动工作,各部门的相关资金要有所倾斜、有所集中。三要加快发展相关中介机构,更好地促成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姻嫁接,保护好知识产权,创造一个有利于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环境。四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新机制。近年厦门、泉州等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节能项目试点,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大有可为,要支持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等新技术和新工艺,优化能源结构。

  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太阳能热水器我省很早就开始推广,目前全省保有量是30万平方米,按每户2平方米计算约为15万户居民,大约只占全省居民户数的1.35%,进展不够理想。除了加大宣传推介、加强配套服务外,还可以考虑几个推广的方向,比如实施城市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太阳能规模化应用等,省建设厅等有关部门要在目前试点工作基础上,加强指导和推动。

  在风电建设方面。经过初步勘察,全省可供开发陆地风场17处,总装机容量可达15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43亿千瓦时。

  在生物质能方面。农村户用沼气推广,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到2005年底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26.7万口,仅占总农户数的3.9%。省里已经确定,到2010年全省沼气池总量要达到56.5万户,全省8.5%左右的农户用上沼气。

  (四)用好“6·18”平台。“6·18”作为常年性、宽领域、多层次的项目对接机制,推介节能降耗技术成果是它的重要内容。要继续借助“6·18”等各种创新平台,大规模寻找和推介节能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企业技术需求。

  六、要落实措施,为节能、降耗、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一)管理要跟上。要加强组织领导,省里节能工作由李川副省长具体负责,在省经贸委设立节约能源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经贸部门要抓好节能监测体系建设,发挥节能监测中心的作用,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监测;统计部门要加强节能统计工作,健全能源耗用的统计分析制度;质监部门要加强节能计量工作的管理,强化企业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验督查;财政部门要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政府节能目录采购,优先选购节能产品、节能技术、节能材料。要完善法规规范,健全节能降耗的地方性法规,加快制定重点耗能产品单位综合能耗限额等相关标准。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节能工作问责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节能降耗成为全社会公民共同的行动。

  (二)政策要跟上。国家新近出台了一系列节能扶持政策,设立了相关专项资金,省发改、经贸、建设、交通、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对我省更大的支持。要建立和完善反映能源消耗水平的价格机制,按照产业政策、产品单耗限额和单位产值能耗限额标准,实施差别化能源价格政策,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扩张;完善峰谷分时电价办法,加大趸售县峰谷电价政策的实施力度,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要落实国家鼓励节能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购买、使用、开发、生产、转让节能技术和产品,执行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三)要素要跟上。加大财政对节能的支持力度,省财政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节能项目。各级财政以及有条件的县级财政,也要加大对节能的扶持力度。对省财政性资金支持的节能项目,要建立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的分阶段定期检查,确保项目按计划建设投产、发挥效益。要拓宽节能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为节能企业、节能产品、节能技术、节能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要通过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扶持等办法,吸引社会各界加强节能投资,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直接融资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等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建立节能融资担保机制,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培养、引进和用好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节能人才队伍素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