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比什凯克的中国部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1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比什凯克的中国部落

  对于梦想借助吉尔吉斯斯坦打开中亚市场的中国部落来说,回到商业的本质,这必然是一个宿命的回归。

  沿边策·之三·

  本报记者杨磊吉尔吉斯斯坦报道

  凄冷的风在街头肆意游荡,一曲名为《我该对你说什么》的俄语歌反复低吟。

  10月28日的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前苏联时期中亚的物资输送中心———已经有了冬天的气息。街头的人们行色匆匆,几乎无暇顾及周围发生的事。

  当地司机VIDIK说,这里的冬天几乎是一个没有生机的城市,只有在一个名叫“中国市场(CHINAMARKET)”的地方,才能显示出作为首都,比什凯克并不缺少消费的冲动和能力,“只是除了中国市场,人们可以选择的东西实在太少”。

  前苏联式配给式经济模式的影子已经在一个又一个冬天的催促下慢慢消退,来自中国便宜且丰富的商品正充斥着比什凯克的每一个角落。

  这似乎是一个轮回。15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模式曾经在这个坚信“配给就是最终产业模型”的国家受到大肆批判。

  当地的《楚河信息报》说,在这个已经加入WTO的国家里,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并不重要,因为现在必须要解决的是一个顽疾———民众如何更好地生活下去,这意味着首当其冲的问题是生活物资的供应丰富、廉价而且迅速。

  基于这种因素,当地官员们确信,目前在比什凯克从事商品交易的6万中国商人,必须获得相应的地位。

  10月28日,当地反对派号召人们反对执政党某项政策的海报,悄然贴在中国市场的门口。负责这项工作的当地人士说,“中国市场的人流量可以让更多人注意到我们的观点。”

  中国“盒子”

  第一个中国商人何时出现在比什凯克,已经没有办法考证。WALUK在他的专栏里写到,“中国商人的出现似乎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似乎就在独立之后,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并迅速进入”。

  WALUK作为当地媒体里少数几个完全经历过前苏联解体、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及经济转型过程的记者,曾经对中国商人在吉尔吉斯斯坦经商的情况进行过全面报道。

  这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当地人对此并没有太多记忆。吉尔吉斯斯坦华侨华人联合会的一位理事说,当地人并不关心究竟是什么人为他们提供商品,他们只关心这些商品是否能够满足生活需要,而且可以“买得起”。

  此前,在吉尔吉斯经济架构中,前苏联留下的唯一财富就是高高立在市中心的三根烟囱。作为该国最大的工业设施之一,这些烟囱的的存在曾经向外界骄傲地证明———水泥产业是他们贡献给全苏联的最大财富。

  但独立之后的生活显然不是仅靠烟囱就能支撑的。WALUK在专栏中写到:“苏联为这个国家规划以农业和煤炭资源为主,但几乎没有为它留下任何可以用来生活的产业。”

  独立十五年之后,吉尔吉斯斯坦已经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集市之一,在这个人均收入不及中国四分之一的国家内,对廉价而丰富的日用品的需求正在迅速扩大,这恰恰是中国商品最大的优势。

  当地华侨华人联合会的人士说,中国商人第一次意识到吉尔吉斯斯坦有可能成为中国产品的下一个市场是在1991年独立之后,来自江浙地区的服装商人将羽绒服大量运送到这里,开始让吉尔吉斯人了解中国商品与欧洲商品的区别。

  这几乎是最冷的一个冬天,政治上的突然独立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的最大后果是经济上的无所适从,庞大的日用品供给缺口成为这个国家经济架构重塑上的最大命题。

  于是,来自中国的商队开始大量进入。

  除了丰富的商品和低廉的价格,随着中国商人们一起到来的,还有之前吉尔吉斯人从没听说过的东西———“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国式超级市场”以及“产供销一条龙”。来自中国的日用品成为产业链条的核心,围绕产品供应带来的一切附加产业———土地开发、仓库租赁、配套设施运营以及最新模式的“SHOPPINGMALL”,这些在当地人看来新鲜无比的东西,几乎可以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来自港台的产品如何占领内地市场的脉络中,寻找到全部的痕迹。

  “一个巨大的中国盒子突然打开。”WALUK说,针对日用品的庞大需求几乎打破了所有在意识形态上的隔阂。

  中国商人们开始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商品,还有一些经济上可以借鉴的模式。

  中国部落

  对于普通当地人来说,认识到中国商品的巨大辐射能力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当地人已经习惯了从一些类似于内地国营商店的铺面内购买家用品,随着这些地方可以供应的东西越来越少,当地人才第一次从生活的角度了解到,政治模式的改变同时必然带来经济模式上的巨大改变。“当人们充分意识到开始拥有选择的权力时,对美好东西的追求就再也不可遏制。”

  WALUK说。于是,从新疆喀什地区穿越天山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的唯一一条国际公路,注定将会成为所有中国商人的富源公路———这是从中国前往中亚少数的终年畅通的公里,在这条公路上穿梭的车辆,80%左右都是集装箱车。

  它们为在吉尔吉斯扎根的中国商人带来源源不断的货源,而在这条公路的沿线,随着中国商品的前行,产品辐射能力带来的经济模式辐射路径,正在改变当地很多人的观念。

  服装、日用品以及家用小家电,是吉尔吉斯最为紧缺的东西。当地华侨华人联合会人士说,在产品的构成上,目前中国内地已经出现初步产业饱和的物资恰恰是中亚地区最为稀缺的,这使得中国商品可以因为产业发达程度带来的价格优势迅速占据中亚市场。仅在吉尔吉斯斯坦一地,“中国产品已经占有80%以上的服装市场。”

  更多的中国商人在最近几年开始认识到,物流对产品占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公路不断输进中亚的产品始终会因为物流时间差的因素受到部分影响———这条中国经济重回陆地的关键公路,大部分路线海拔在3000米以上,暴雪随时有可能出现。新疆喀什的一个运输商说,目前这条公路的运力已经接近饱和,如果交通更为畅通的话,中国产品的市场将会更大。

  于是,这些商人开始克隆中国广东曾经大量出现的另外两种模式———前厂后店以及开发区模式。

  来自华侨华人联合会的消息说,目前很多商人开始选择在吉尔吉斯斯坦开设自己的工厂———此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使中国商品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而且随着投资的增加,产品能力也在增大,这使得比什凯克有可能成为中国产品向中亚其他国家辐射的中心城市之一。

  也有一些实力更大的中国商人采取了开发区模式———在比什凯克的市郊,一个规模巨大的开发区正在建设当中。据说,将会有一些中国家电企业在此建设完整的生产线,“目标是将比什凯克变成中亚的中国物资集散地”。

  于是,在比什凯克,中国人聚集的部落开始大片出现,据称,目前至少有6万中国商人在此经商,这几乎就是该市人口的十分之一。

  中国商品的低价顽疾

  经济基础薄弱、产业构成单一,目前仍是当地官员在形容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时最常用到的名词。这意味着,中国商品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该国在产业上的缺口。在对国外大量产品的涌入没有过多筛选能力时,价格成了当地人选择商品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这几乎是中国商品能够在当地占据大规模市场的核心要素。来自中国沿海地区饱和产业制造出的大量产业化物资,随着大量集装箱进入这个有庞大需求的国家,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选择,成为最有效的利器。

  但是有人对此表示了谨慎的担忧。比什凯克大学的一位学者在当地《楚河信息报》上说,中国商品实际上用价格垄断市场,在价格为先的前提下,质量反而被弱化———而吉尔吉斯人对质量的一个最直观的对比就是前苏联时期的产品。

  这种句式的表达在中国并不陌生。在前苏联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后,很多人评价说,“不够美观,但是足够结实”———这也是目前在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商品的类似评价。过分追求价格优势,已经使某些中国商品的市场逐步被日本韩国产品取代。

  据当地媒体消息,目前中国产品能够占领的往往是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市场,比如服装、日用品等。而高端产品领域,则充斥着日本韩国的产品———其中在

数码相机一项,市场完全都被韩国产品占领。

  当地人说,在经济开放之后,随着中国日用品一起进入该国的,还有一些日韩的高档东西。之前,因为经济上的窘迫,这些产品对当地人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逐步改善,一部分富人已经有能力消费这些产品,而这些人几乎就是当地消费导向的标竿。

  一个显著的例子来自汽车。比什凯克几乎是一个

二手车占领的城市,在当地街头上飞驰的都是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二手车,这些车辆以稳定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成为当地主要的代步工具。随着富人阶层在当地逐步形成,对这些二手车辆性能的充分验证,使他们开始不再顾及价格因素,日系和德系车辆成为当地年轻人最向往的东西。

  这显然不是中国商品的特长,在当地人的思维定势中,“欧美产品体现地位,中国产品满足日常生活”成为主流。

  这会使人想起十几年前中国产品占据东南亚市场的一幕———巨大产能制造出来的价格优势使产品迅速占领当地市场,而在当地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来自欧美国家的高端产品将中国产品逐渐赶出市场。在越南、泰国,中国产品曾经一次次面临这样的结局。

  当地一个官员说,我们需要中国商人提供高端产品和稳定服务———对于梦想借助吉尔吉斯斯坦打开中亚市场的中国部落来说,回到商业的本质,这必然是一个宿命的回归。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