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六年上访1359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大庆市永泉村土地流失真相调查之一■本报记者王克勤实习生刘思坤

  村民为何上访千余次

  “6年,我们上访了1359次!”

  58岁的农民王忠成给记者一沓《上访日记》,一共9本。记录的是他及他们村许多农民这些年来每一次的上访经历。

  这位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永泉村的农民和他的农友们在上访路上走了6年。这十多万字的日记记录了他们这些年所有的诉求。

  在《上访日记》里,记者看到:每上访一次,他便写一篇日记,每篇日记从几十个字到一百多字不等,上面记录着每次上访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部门、哪个领导接待、接待过程、答复、结果等等,罗列十分详细。

  他对记者说:“我们上访很苦,光路费就花了十多万了,但问题还是没解决。”

  王忠成做了一个《永泉村民逐年上访的经历次数》统计:

  2000年到2004年,永泉村村民上访代表6人到镇、区、市人民政府等11个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共计160次;

  2005年到2006年,永泉村村民上访代表7人到镇、区、市人民政府等25个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共计1100次;

  2005年到2006年,永泉村村民上访代表14人到省政府10个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共计82次;

  2000年到2006年,永泉村村民上访代表9人前往北京,到相关部门及中央级媒体反映问题共计17次;

  从2000年到2006年10月,永泉村村民累计上访1359次。

  问题何在?如果真的存在问题,那么到底是些什么问题?其症结何在?村民们为何不计劳苦和艰辛,如此频繁地长达数年之久苦苦上访?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位于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的永泉村展开了调查。

  “永泉是个窝棚村!”

  永泉村,位于大庆市卧里屯火车站前,滨洲铁路西侧,村南和村西分别被中国石油大庆石化总厂化肥厂和大庆市建二公司包围,是一个典型的厂区小村庄。全村居住人口达5000多人,2000多户;其中永泉村所属村民2169人、886户,其他均为外来人口。

  记者第一次来到龙凤区南12公里处的这个村庄时,适逢夏天。

  一进村庄,便闻到一股浓浓的臭味,呛着鼻孔直冲进来,是一种让人窒息的臭。仔细看去,只见村中心道路的两边临街一个厕所挨着一个厕所,粪水溢了出来,流进街两边的排水沟里。随行的村民告诉记者,地方太紧张了,连人住的地方都紧张,只好把厕所修在街边上。

  街的两边是一些破旧的民房,记者看到这里的大部分住房都是旧砖碎瓦垒成。记者随意走进一个村民家里,75岁的刘广之老人住着土坯房,泥巴糊的墙壁,灰黄色,房顶也是泥巴,厚厚的。村民们说,在当地,像这样的土坯房叫“干打垒”,就是用泥土堆垒成墙,搭上简易屋顶,上面铺上茅草泥土而成。

  村里最有文化的老人李俭告诉记者,全村像这样的土坯房有300多户,占40%;再好一点的砖木土坯房占到45%;村里最好的住房是平顶砖房,占总数的15%;村里的民房使用时间均在20年左右,大部分住房均为30年以上,最长的有50多个年头了。目前住危房的农户还有30多家。

  这些房子之所以如此破烂,除了村民经济收入太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村在1970年代就被规划为拆迁区域,村里任何房屋的修建政府均不批准。另外,基于此,村民长期以来也有拆迁的期待。于是,30多年来,村里很少有人建房,大部分家庭都是几代人挤在危房里生活,能凑合就凑合,能修补就修补。

  不仅村民住的是“凑合房屋”,村民们走的也是“凑合道路”。村内的巷道都是泥土沙子路,“晴天一股尘,雨天一身泥”。一些外来户占用道路盖房,致使道路阻塞更加严重,这一痼疾导致20多年来村里发生8起大的火灾,均因消防车无法进入,民房被全部烧毁。

  周围新建的工厂及楼区地基都垫得较高,于是这个几十年没有新建的村庄便凹陷在周边的建筑群中了。由于30多年没有再建,最后造成的是:周边比村庄高;而村内则是路比院高,院比屋高,每当下大雨之后,所有的水都涌向村庄。村里的景况就更惨了,带着粪便的腐烂的黑水往往灌进农户的屋内,每每这个时候,便有村民的房屋倒塌。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村里至今没有通自来水,家家户户在自家院里打浅水井。村庄与

化工厂一墙之隔,村民们说,饮用水污染严重。

  其实,在好些年前,这个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许多村民都是这样认为的。

  65岁的村民李俭回忆说,永泉村原是一个自然村,解放初期,人口不过千人,140多户。解放后到1960年代中期,村民除了传统的种地谋生,更多的是利用村庄北部的大片草原,通过养奶牛等畜牧业致富。由于当地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土地肥沃,牛奶产量好,收益高,1970年代时社员年收入就高达1000多元,村民的整体生活居农村上等水平。李俭还清晰地记得,1960年代大队公社成员在卧里屯公社开会时,外村人对永泉大队(即永泉村)非常羡慕,时常能听到这样的感慨:“公社吃饭都得永泉拿钱,永泉大队有钱啊!”

  李俭还记得,已经去世的村民赵庭义对永泉村的富足曾有这样的评价:“永泉村不要说小伙子,就是烧火棍都能说到好媳妇!”

  “过去,奶牛成群,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如今,道路堵塞,垃圾成山,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百姓呼声很急。”这是李俭对自己村庄的描述。

  如今永泉村怎么就会变成这样呢?

  “土地被占,是永泉贫困的根本原因。”村民们几乎形成了一致的认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