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2007投资市场三大悬念 本报记者 蒋娅娅 陈春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9:01 解放日报

  

2006年是值得铭记的,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投资市场几乎“涨”声一片———

  如果2007年美元进一步走软,至少在表面上将可能给投资市场带来新一轮的繁荣。

  年终岁末,人们不禁猜测:新的一年,这样的“狂欢”是否还将继续?特别是当不少投资市场都已经处于历史高位,是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还是意味着新一轮的上涨?

  近期,不少中外预测机构均发布了2007年市场预测报告,从中不难发现,尽管不同投资市场运行规律各不相同,但其走势都将被几个关键的共性要素所左右,这些要素,也将成为2007年投资市场最大的悬念。

  悬念一:美元是涨还是跌?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货币,今年美元走势,直接牵动了各个投资市场的阴晴圆缺。

  油价持续高烧、黄金价格疯狂,以及铜、铝等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在上涨,排除各自不同的理由,美元整体走弱是这些市场上涨的共同因素。毕竟,在以美元计价的前提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呈逆向互动关系。

  美元走势,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年以来,美元的下跌,油价的上涨,全球各资本市场上,资源类公司

股票以及挂钩石油等资源类商品的投资品种,收益率自然随之上涨;相反,下游上市公司则因生产成本上升,业绩下滑,股票收益率出现下跌。

  对中国内地投资市场来说,美元走势更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尽管不少学者均提出应以“一篮子”货币作为参照物来计算人民币实际汇率,但不可否认,至今美元依然是用来衡量人民币升值与否的首选参考指标。于是,美元的走弱,无疑将加剧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压力。事实上,

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年半以来,人民币每一次连续突破“关口”,都与美元走软有关。而人民币升值,势必引发国际资本涌入境内市场。在强制结汇的背景下,将加剧人民币的流动性压力,而“钱太多”或者说资金供应的充足,恰恰是导致今年内地股市等投资市场强势上扬的关键因素。

  如果2007年美元进一步走软,至少在表面上将可能给投资市场带来新一轮的繁荣。那么,2007年美元走势如何?

  经历了2006年的整体走弱,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在最近一个月时间里更是普遍呈现快速下跌趋势。展望明年,认为美元继续走软的机构依然占了多数。中国银行分析认为,美联储目前还是稍稍倾向于紧缩货币政策,还远远没有把降息摆上议事日程。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前景显然比美联储更为悲观。不少分析师认为,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风险在加剧,明年降息只是时间问题,最早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降息预期的居高不下,使得美元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之中,尤其是在欧元、日元等货币明年依然存在升息可能性的情况下,美元疲态目前看来难以彻底扭转。

  悬念二:新工具能否显成效?

  如果说,今年内地投资市场的红火,似乎有些“过火”,除了流动性资金充裕所致,缺少对冲工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今年下半年以来,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出现或渐行渐近,是否预示2007年投资市场有望降温?

  旨在对冲国内流动性过剩的QDII的出现,对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也为境内投资者创造了接触境外资本市场的机会。截至11月末,包括银行QDII和基金QDII,市场上一共推出了9款QDII产品,人民币认购额近23亿元,美元认购额约为8700万美元。但相对于今年以来沪深股市7万多亿元的成交金额,QDII所能对冲的规模还是微不足道的。

  事实上,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借助QDII来缓解升值压力,本身就是一件矛盾的事。对QDII投资来说,一旦出现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加息等情况,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就有可能低于预期收益。而如果QDII投资回报率低于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就意味着投资亏损。因此,在美元继续疲弱,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下,即便QDII产品加快推出,对市场的吸引力又能有多大?借助QDII对冲过剩的流动性资金,绝大多数机构并不看好。相反,股市等各大投资市场仍有望高位运行。

  作为沪深股市风险对冲工具,预期在明年初出炉的股指期货,能否平抑股市涨跌?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指标股对指数影响很大,基金等机构又重仓持有指标股的前提下,机构联手做空指标股,导致股市下跌降温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作为操作策略,机构毕竟不会一直在股指期货上沽空来打压股指。不仅如此,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夕,新基金发行热潮未退、QFII对沪深股市热情不减、大量资金正等待进场的情况下,就算机构有意打压股指,股市也有望在增量资金进场的推动下“水涨船高”。更何况,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机构介入这个新市场也有一个过程,利用新工具为股市降温更不会一蹴而就。

  悬念三:8%意味着什么?

  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否,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景气程度密切相关。在经历了持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了8%,不仅低于近年增幅,也低于众多研究机构对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8%的目标意味着什么?

  尽管8%低于市场预期,但有一点不容否定,经济增长预期速度降低不等于经济降温。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仍处于2002年以来经济景气增长的高峰。一方面,周边环境不断向好,世界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2007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第二年,许多重大投资项目将陆续展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措施逐渐得到落实,内生性因素将拉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而且,2008年北京奥运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体现的是企业利润水平稳定上升,而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业绩有望继续快速增长。从宏观经济角度看,2007年我国资本市场“牛市”仍然可期。

  从行业角度看,直接受益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源型上市公司将长期被看好,如电力行业的长江电力华电国际等,已经被不少机构列入2007年龙头股之列。同时,基于8%目标强调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与扩大进口、拉动内需等密切相关的企业,也将受到更多关注,如北大荒獐子岛等农业题材股,苏宁电器大商股份等商业零售板块个股,以及贵州茅台、双汇发展等食品饮料业股票等。

  与此同时,8%目标还强调对

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以及投资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相关企业股票评级预测已经降级。不过,也有机构认为,作为人民币升值预期受益股,房地产板块个股仍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