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深圳百姓辛勤理财收获喜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3:40 深圳特区报

  股市大幅飙升基金火爆上扬楼市持续升值

  深圳百姓辛勤理财收获喜悦

  本报记者徐强

  卷首语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代人说,开门应该是八件事,再加一件理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口袋里开始有了富余的钱,如何让这些钱再生出钱来,自然而然成了众多深圳市民所牵挂的一件事。

  2006,成为不少人的理财大年,股市牛气冲天,基金火爆异常,房市机会频出,债市强者恒强……理财盛宴开席,准备好智慧、勇气、资金参加这场宴会的人得到了良好回报。但也有人竹篮打水,忙活了一年后,财富又像沙子一样从他们手中溜走。

  本报特对今年深圳人的

理财生活进行了勾勒,勾画出部分深圳人在理财方面的所得所思所想,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可看到狮子般的雄心、猴子般的灵活、绵羊一般的谨慎,从中,你既可读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可读出他们愿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的,对于理财来说,代价是难免的,谁让我们要理财呢?

  要理财,你就要拥抱风险。因为,投资市场历来波诡云谲,一不小心,你就会被自己的贪婪和恐惧击败,但埋怨投资市场的风险,就如同水手埋怨大海一样。

  要理财,你就得过财富关。要明白,财富不过是社会交到我们手中暂时打理的,它最终还是属于社会的,理财大师巴菲特将370亿美元的财富捐给社会,也许就是对财富的一个深刻诠释吧。

  愿您理好财,也打理好自己的人生。(徐皓)

  2006年对每一位深圳人来说都将是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看到了股市的大幅飙升、基金的火爆上扬、楼市的持续升值、金市的跌宕起伏、外汇市场的复杂多变……一切我们资金可以触及的投资领域,都显得那么的不平凡。从2002年起逐步走入人们视野的“理财”一词,在2006年这一年里,由于多元化投资的兴起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并因此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熟知。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也极大激发了专事理财服务金融机构的热情。

  多位理财专家提出,2006年深圳个人理财呈现三大特点:一、个人理财出现多样化趋势,居民储蓄比例出现下降,资金转移趋势明显,投资者资金直接或间接投入股市。基金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老百姓的金融资产中,占比已经达到8%;二、专业理财深入人心,银行、证券公司调整思路,从个人理财上来引导大众,银行理财中心纷纷成立;三、理财专业人士抢手,拥有国际理财职业资格的专家更成金融机构纷纷争抢的对象。

  理财资金向资本市场回流

  提到2006年个人理财市场的特点,光大银行深圳分行理财中心主任、国际理财规划师(CFP)何中红认为,资金从货币市场向资本市场回流是2006年深圳个人理财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她说,从该行今年人民币

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看,销售量与2005年持平,为什么2006年人民币和外币理财品种多起来了,但销售量并没有增加?分析原因,这与资本市场挂钩的理财产品出现,并受到了市民的追捧有关,股市的飙升将市民的资金吸引到资本市场上来。

  表现1:理财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她分析,该特点最突出表现是:理财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2006年下半年,股市火爆,很多投资者通过购买

股票、基金分享到股市行情好带来的收益,因此更加偏爱资本市场挂钩型的理财产品,这也促使市民对资本市场收益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表现2:储蓄资金大幅缩减

  有些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从下半年开始出现了负增长。何中红认为,居民储蓄的减少从侧面反映出居民投资意识的增强。由深圳特区报与深圳新闻网近期联合开展的“深圳个人理财情况调查”也证明了这一观点,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在回答自有资金投向这个问题时,有33%的人选择了银行存款;而回答个人理财资金投向时,则只有27%的人选择银行存款。事实上,减少的这部分人将理财资金投向了基金和股票。

  市民理财知识逐渐丰富

  表现1:网上留言渐趋专业

  工行深圳市分行一位专业理财师说,她关注过市民在网上发布的关于评价理财产品的帖子,对理财产品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因此在评价2006年深圳个人理财的特点时,该理财专家毫不犹豫地把市民理财意识提高、理财知识丰富算作最突出的一点。

  表现2:市民“恶补”金融知识

  银华基金一位专家告诉记者,2006年,该公司举办的每一期理财讲座都会吸引来很多市民。甚至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补习金融知识的行列中来。该专家称,“恶补”金融知识反映了市民对理财的渴望。

  理财专业人士成“香饽饽”

  不同于往年,2006年理财渠道多元化的趋势催热了理财规划师这一职业。深圳各大银行纷纷扩大理财专业团队,以此满足居民对投资理财的需求。

  何中红对理财师这份职业的认识是:职业理财师会成为今后最抢手的金融人才。事实上,这一趋势今年已经在各家银行出现。据了解,该行计划在明年扩招100名理财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