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真情服务“三农” 标准下出“金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1: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最近,福建福清市的养猪户们又遇到开心事:经过质量技监等部门的积极帮扶和技术指导,瘦肉型商品猪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养猪户们也尝到了标准化养殖带来的甜头:三年多来,示范基地养殖户共增创效益200多万元,示范区的生产综合效益更是达到1.5亿元。

  一直以来,农业标准化建设在福清市受到高度重视,并被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畜牧业是福清市农业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16亿元。福州市、福清市两级质量技监部门勇挑重担,于2003年积极申请了国家级瘦肉型商品猪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建设。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全市养猪业良性发展,使该市养猪业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生产效益大幅提升,而且还辐射带动了该市水产、蔬菜等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目前,福清市已有19个养猪场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肉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时,在商品猪示范基地成功经验带动下,福建铭发水产养殖、三华现代农业分别建立了国家级罗非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承担制定火龙果、西芹等两项福建省地方标准。而实际上,福清市国家级瘦肉型商品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成功建设,仅仅是近几年来福州市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侧面。

  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主题,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重要手段,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价值。从1998年至今,福州市质量技监部门牵头组织了涉及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水产、畜禽养殖等传统优势特色农产品的29个国家级和省、市级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几年中,针对主要大宗农产品和名优特产品,福州市质量技监部门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农产品标准,广泛开展农业项目按综合标准生产的工作,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罗源县花卉种苗公司、

福建天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有感触,离开质量技监部门的指导、帮助,没有严格、科学的标准化种植与管理,他们想像不到自己能够被列入福建省政府
农业产业化
100家省级龙头企业。

  实际上在有需要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福州质量技监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贴近农业生产第一线,听取农户的需求,用农业标准化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福州市将名牌战略作为推行农业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和产品标志认证工作,保证农产品的高质量,创出品牌,提高农产品的档次。而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推广实施,在福州市已形成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据了解,截至2006年,福州市共有90家企业145种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和认证,有20家企业85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17家农业加工企业通过ISO9000或欧盟认证,5种产品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这些不断涌现出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福州名牌农产品,被农民们形象地称作是“标准化下的金蛋蛋”。

  福州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福州市质量技监局有关负责人给记者列了这样一组数字:福州闽清县橄榄标准化示范区实施三年后,平均0.06公顷产量比实施前增加0.17吨,平均0.06公顷产值增加965元,全县橄榄产值增加152万元,种植农户人均增加收入468元。这只是农业标准化建设看得见的具体的成效,更大的成效还在于,按标准生产的理念为广大农户所接受。 (《中国质量报》)

作者:陈雪梅 吴群中 江 东/文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