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万亿外汇储备实现多元化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0:54 北京商报

  

  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中国的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实现了多元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昨天在参加“2006中国金融论坛”间隙表示,中国外汇储备中包括几十种货币,其中一直都有日元。这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的结构。

  万亿元外储催生管理难题

  据悉,截至10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占到全球外汇储备1/5,位居全球第一。此前,市场普遍认为,目前美元是外汇储备中比例最大的货币,估计当中约七成为美元资产,而欧元和日元应该都在外汇储备中。

  外汇储备的增长意味着国力的增强,但这并不表示其数量越多越好。在人民币日趋走强的大趋势下,由于外汇储备中的主要币种仍为美元,因此外储的数额过高意味着一旦美元贬值,外汇储备也就面临大幅缩水的危险。另外,外汇储备的增长以及大幅上升加大了中央银行

宏观调控的难度,巨额贸易顺差以及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无形推动了人们对
人民币升值
的预期。

  淡马锡模式有望引入

  因此,如何更有效率地管理外汇储备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当被问及中国政府是否考虑按照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建立一个更为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时,吴晓灵表示,目前央行正考虑建立一个新的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淡马锡模式是多种提议中的一种,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

  据了解,淡马锡控股公司是新加坡政府全资拥有的一家机构,负责管理新加坡政府旗下资产,当中亦包括在中国银行、渣打银行及凯德置地等公司的持股。

  外储减负依靠多元化投资

  此前,曾有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应该适时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推进币种多元化,增加黄金储备份额,抑制外汇储备缩水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有专家建议指出,中国应尽可能将其庞大的外汇储备用于海外市场,从而减少它在国内使用的规模。外汇储备的海外使用,尤其是海外购买实物资产,可以增加中国商品等的供给,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鉴于国内资源有限,从长期可持续发展考虑,将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

能源是发展方向。另外,逐步放宽国家相关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从以国家持有外汇为主转向以民间持有与使用外汇为主,也是为外汇储备减负的良好途径。

 和平/文 车亮/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