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出口直面新门槛(经济视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0:37 人民网-人民日报

  25日,商务部发布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外贸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我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波及15.13%的出口企业。

  在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因技术壁垒而遭受直接损失

  调查表明,在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产品由于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而遭受直接损失。

  从行业来看,食品土畜产品受到的影响面最宽,机会损失与当年出口额之比高达96.6%;纺织产品直接损失较严重,为298.7亿美元,占我出口全部直接损失的43.2%。此外,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已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延伸。

  从地区来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的影响涉及所有省份,其中发达地区受影响的绝对值高,中西部地区相对值高。

  调查显示,欧、美、日、韩仍是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不断提高技术标准”是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方式。食品土畜、机电高新行业是受“标准提高”影响最严重的两个行业。

  七成以上企业选择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标准来应对

  企业应对主要有什么困难?50.7%的企业认为是“资金缺乏,难以进行技术改造和获得国际认证”;43.7%认为“信息不灵,不知道对方规定已经改变”;41.5%“认为渠道不畅,受到不公正待遇不知道向谁反映”;有40.8%认为“没有技术服务,缺乏技术解决方案”;有31.7%认为“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无法达到对方技术要求”。

  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已意识到主动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

竞争力是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关键。有71.8%的企业选择通过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国际或对方标准来积极应对;63.4%的企业认为还要争取获得国际权威认证和出口国认证。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企业跨越国外技术壁垒

  据

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介绍,当前,国际贸易在WTO框架下,传统关税壁垒逐渐削弱,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日益明显,并引起了WTO各成员高度关注,集中体现为两个2/3:国际贸易新规则的2/3是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影响贸易的新规则的2/3也是技术性贸易措施。

  跨越国外技术壁垒,政府理当有所作为。据悉,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已经和正在采取相关措施,包括完善出口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国际市场技术准入条件和出口商品技术竞争力的监测,积极为企业应对提供技术服务;选择国外实施的对我影响较大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加大评议力度,为多双边工作打下基础;加强多双边磋商,尽力维护和争取中方利益;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

本报记者 龚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