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药企业进入韩国仍存两大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0:33 北京商报

  一直以来,很多药企人士都认为,与中药同宗同源的日药、韩药瓜分了中药的国际市场份额,其实不然。

  昨日,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韩国对中药需求旺盛,已经成为继日本、中国香港、美国之后中药出口的第四大市场。今年1-10月,中国对韩国的中药出口达到7874万美元。

  “韩药、日药的原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也促进着中药的发展。而且我国中药如果能大量出口韩国,不仅能够增加中药的知名度,也会成为企业的盈利点。”医保商会张中朋表示。但尽管如此,觊觎韩国市场的中国企业也要关注一些隐忧。

  隐忧一:

  韩国中药市场未形成

  “今年,我国中药出口韩国有了显著增长,但总体来讲中药在韩国的市场并未形成,尤其是很少有中成药在韩国市场打响品牌。” 天津天士力公司相关负责人王经理表示,作为第一个将中药打入韩国市场的中国中药生产企业,对于韩国市场也有一丝忧虑。

  据王经理介绍,中国药企如果想在韩国注册一款药品最少需要2年的时间,还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一旦药品获批,就需要更大资金的投入来从事进一步的市场营销工作。“而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企业巨大的前期投入很可能在短期无法获得盈利,这让很多中国药企只能望洋兴叹。”

  隐忧二:

  中药质量不完全被认可

  “其实,韩国并不完全认可中药产品的质量,所以同样使用中药饮片的韩医,更倾向于使用韩国药企生产的产品。”昨日,一位药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而中国医保商会也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

中韩两国贸易的开放,韩国的一批年轻商人直接进入我国市场,开展两国间的贸易,初期他们大都着重中药材的价格而往往忽视质量,一些贸易纠纷也不时发生。这也影响了韩国人对于中药产品安全的信任。

  同时,医保商会还指出,韩国政府今年5月份开始对中药材实施非常严厉的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新标准,中药材中将会有相当大的比例难于达到这一标准,标准的实施对中药材对韩国出口的影响仍然难于评估。受此影响,中药对韩国的出口增长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肖玮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