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济南市残联用真诚谱写爱的奉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0:06 人民网-市场报

  在济南,一提起济南市残联实施的助残“百户安居”工程,大家无不称赞。

  一位残疾人亲友说:“济南市残联开展的助残“百户安居”工程,真是做到俺老百姓心坎儿里了!”

  济南华山镇前张村有这样一户人家,丈夫王立秋智力低下,妻子韦秀华肢体残疾,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年迈的嫂子帮衬着,还要供养正上中专的孩子。许多年了,王立秋一家一直住在老人留下的老房子里,且年久失修,地势低洼,每逢下雨就漏,屋外还往屋里倒流水。盖房,对于刚能维持生活的王立秋一家,简直就是梦想。

  济南市残联的“百户安居”工程,使这个家庭的梦想成真。2006年2月,四间新瓦房盖起来了。从此,王力秋一家再也不用怕下雨了。王力秋的嫂子说:“房子从备料到找人、施工都是残联领导和村支书帮着。真得感谢残联和村里的领导帮助他们盖起了新房子!”

  诗圣杜甫有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残疾人当成自己兄弟姐妹的济南市残联,不想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百户安居”的目的,就是要让兄弟姐妹俱欢颜。几年来,像王立秋这样的家庭,济南市残联帮助了很多很多。他们把切实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实际困难,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出一份力,当作自己的职责和光荣。

  为帮助残疾人解决住房问题,他们对操作方式、施工标准、验收要求进行严格规范。对于住房确实困难的农村残疾人,每户补助1.4万元,专款专用。2004年以来,济南市残联共投入资金830万元,对726户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了改建、新建。2005年,该项工作被列为“创城百件实事主题活动”之一。助残“百户安居”工程的实施,是济南市残联为贫困残疾人办的又一件实事,有力地确保了贫困残疾人逐步脱贫的目标。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盛,教育是根本,而得到良好的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

  为了让残疾人家庭的子女同样受到良好的教育,济南市残联规定,由残联出钱,残疾人家庭子女,中学生每年每人补助600元,大专生每年每人补助2000元,本科生每年每人补助2500元。前张村的领导说,济南市残联帮助王立秋家盖起了新瓦房,他正在上中专的孩子也安心了,孩子享受着由残联提供的助学补助,明年就要毕业了。在济南市残联的帮助下,许多这样的孩子不仅没有失去学业,而且考上了大学,有的已经在所在单位挑起了大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助残只是方式,帮助残疾人自立才是根本。当前,由于生理功能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残疾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就业局限性大,就业层次也比较低,严重影响了残疾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生活状况的改善。因此,帮助残疾人就业,使其体现自身价值,无疑是最佳途径,这也是建设

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济南市残联尊重人权,人性
化工
作的具体体现。

  为了拓宽残疾人求职的就业渠道,2006年,济南市残联协调市就业办在济南市职业介绍中心增设“残疾人求职登记窗口”和“残疾人用工登记窗口”,方便残疾人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

  为了给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济南市残联努力完善各级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加强残疾人劳动力资源和社会用工管理,举办残疾人用工洽谈会,免费为残疾人进行培训,为企业和需要工作的残疾人牵线搭桥。今年,济南市残联举办了12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共安置残疾人126名。在“全国助残日”期间,举办了“农村残疾人进城务工洽谈会”,组织了20余家用人单位为400余名农村残疾人提供了300余个用工岗位。招聘会上有242名残疾人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了意向。本次洽谈会是济南市首次举办的面向农村残疾人的专场招聘会。济南市残联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还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进行回访,了解残疾人工作及生活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工作的反馈意见。

  闫得新就是在济南市残联的帮助下又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今年44岁的阎得新,腿部残疾。原来是济南木材厂的工人,1997年下岗,妻子在街道干家政,孩子上职业中专。下岗后,闫得新开了个小店,但身体的原因使他经营得很困难,就在老闫着急的时候,济南市残联伸出了友爱之手,他们免费对老闫进行了培训,免费提供了一台配钥匙的机器,使他又有了一门手艺,增加了收入。2006年济南残联组织用人单位举办招聘会,又主动跟闫得新联系。阎得新高兴地说:“残联没忘了我,主动给我打电话。”通过培训,闫得新又在山东璟华标志服厂找到了新的工作,每月收入800多元。

  2006年,济南市残联共救助贫困残疾学生近2000名;培训残疾人2073人次;安置残疾人就业1520人(其中,按比例就业750人,个体从业138人,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632人);新建30处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基地,辐射带动600户贫困残疾人脱贫。

  珍爱自己的工作,真心对待每一个残疾人,是济南残联的工作信条,已融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采访中,闫得新见到济南残联工作人员时的热情与兴奋,就是老百姓对济南残联工作的充分肯定。闫得新说:“残疾人找工作挺难的,只能干点力所能及的。我很感谢济南市残联和璟华标志服厂,感谢他们又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张代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