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安全性缺乏公信力 电子银行遭遇信任寒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10:59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郑言成报道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电子银行业务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但因其操作安全性缺乏公信力,仍是影响其成为大众理财工具的最大障碍。

  据AC尼尔森日前给《中国产经新闻》出示的调查资料显示,该机构今年8月份进行了一年一度的AC尼尔森《个人金融综合研究》,他们对于国内上海、北京、广州等10个大城市7500名客户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四城市平均13%的银行客户使用电话银行,而在今年这一数字在北京和上海增长到了25%左右。同时,手机银行在主要城市使用量也明显增长。就网上银行看,与一年前相比,北京消费者使用网上银行业务的比率从10% 增长到27%。

  尽管电子银行业务使用情况有明显增长,但这一增长相对于电子银行业务所蕴藏的巨大市场空间及各家银行业务拓展的预期目标相去甚远。“在中国消费者热切欢迎更便捷的个人金融业务新服务的同时,我们的研究发现,消费者缺乏对这些服务以及相关功能的明确了解”AC尼尔森中国区金融服务研究总监吴家璧女士对调查结果作出上述评论。

  尽管吴家璧女士说得比较含蓄,没有明确指出影响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业务的具体原因,但电子银行本身安全性疑问是伴随着其在中国市场的诞生就与生俱来的。

  从电子银行的运营模式看,与传统意义上银行与客户直接面对面办理业务的柜台模式相比,无论是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还是网上银行,其都是通过第三方提供的通讯或网络平台实现的,第三方信用度风险以及网络木马病毒程序的存在,这些在客户看来都可能会加大理财风险。

  从电子银行运营实际情况来看,客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也许大多数网上银行使用者还记得两年前,“快乐耳朵”病毒程序专偷网上银行的传言曾使多少网上银行使用者为之胆战心惊。2004年1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名在校大学生通过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将他人账户资金转到自己的牡丹灵通卡账户内,透支银行资金53万余元。即便是现在,关于电子银行账户被盗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对此,中国华夏银行总部网络银行部黎清总经理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认为,当前电子银行客户反映账户存款被盗的情况,有的是银行内外勾结监守自盗,也有的是因客户操作不当造成的。

  黎清分析,让客户产生顾虑的一方面原因缘于上述情况的负面效应。但伴随着目前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力度加大及电子银行渠道提供者网络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风险已大大降低。客户对电子银行心存疑虑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与原来的银行柜台服务形式不同,电子银行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给客户的感觉是有很大的虚拟性,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有关部门在网上调查统计,客户对使用电子银行最担心的问题依然是其安全性。” 黎清对于当前客户对电子银行心存顾虑并不否认。对此,中国民生银行总部电子银行部何力总经理亦表示认同。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今年3月1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不过有专家指出,尽管该管理办法对因电子银行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金融机构内部违规操作和其他非客户原因等造成损失的,规定了由金融机构承担相应责任,但规定过于笼统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会导致责任难以界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