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外资基金坐稳半壁江山外方股东谋划绝对控股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 11:19 21世纪经济报道
WTO五年后 年终特刊(五) 本报记者简俊东 深圳报道 基金业俨然已是中国金融业中最开放的一个子行业。 2006年5月,诺德基金管理公司、中欧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获批开业。诺德基金、中欧基金均以持有49%的股权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也是首次有外资在股权的层面掌控国内基金公司。 外资渐进过程 外资对于基金公司控制权的要求一直非常强烈。基本上政策坚冰的每一次融解,都会伴随着外资的一次突进。 2002年,《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施行。其中规定,“外资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资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累计(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不超过33%,在我国加入WTO后三年内,该比例不超过49%。” 2004年11月11日,按照入世承诺,外资持有基金公司的股权比例上限从33%提高至49%。合资基金的外资方纷纷出手。 但是,在中欧和诺德基金之前,虽然一些基金公司外方股东持股逼近50%,依然没有获得单一最大股东的地位。上投摩根、海富通、泰达荷银、汇丰晋信以及金元比联基金公司的中方依然有51%的绝对控股权。而景顺长城、友邦华泰的外方股东均有持股比例同为49%的中方股东与之分享第一大股东的宝座。 “基金公司外资控股不超过49%,这一比例限制,目前来看对于加强基金公司运营的稳定性是有好处的,具体表现在持股较多的外方股东能够并愿意将合资基金公司的事情做好,无论在公司治理还是技术输出上,都能切切实实兑现对中国的承诺,而与此同时,中方股东也能将自己放在一个对促进合资基金发展最有利的较合适的地位上。”海富通基金在一份关于基金公司治理的研究报告中如此表述。 但是,“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51%、49%的中外持股比例限制长远来看终究不合时宜,长此以往,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中外股东的对立情绪,不利于通过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方式为基金公司带来最有竞争力的公司治理和运营模式。”上述研究报告中还是表达了外资持有基金公司股权能够有所突破的期望。 合资基金爆发 “其实已经有基金公司的外资方暗度陈仓,希望能够突破政策障碍获取控制权。”某基金公司副总告诉记者。 对此监管部门也有所察觉。今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要求基金管理公司股东对股权代持问题进行自查的通知》,该通知称,近期发现个别基金公司股东存在代持股权的问题,要求各基金公司及其股东对股权代持问题进行认真自查,并对存在违规持有股权问题的基金公司限时一个月内提交解决方案。 股权可以通过硬性的规定实现中方控股,但是基金公司实际的话语权却并非可以硬性衡量的指标。 “几乎所有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方都是欧美的知名的资产管理机构,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而中方股东虽然占据控股权,但是和外资方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对手。不少基金公司关键部门的负责人都是来自外方。从投资理念到日常的经营管理实际上很多都是听外方的。”某合资基金人士表示。很多基金公司的外资方即使不占控股地位,也完全主导了整个公司的经营。 如果上述人士说法属实,则纯内资基金公司早已在直面国外的“金融巨头”的竞争。 2005年以后,合资基金公司的发展势头明显好于纯内资基金公司,2005年之后设立的13家基金公司中,合资基金公司有9家,纯内资的仅4家。 从规模增长上看,合资基金成为2006年最大的赢家,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共有21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百亿份以上,其中新晋百亿俱乐部的基金公司分别是上投摩根、交银施罗德、工银瑞信、景顺长城、富国、海富通、招商以及建信等。几家基金公司全部为合资基金公司, 合资基金对于A股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大。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所有基金的总规模约为6000亿份,其中合资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2500亿份,占基金总份额的41.6%。 虽然合资基金公司均有着国外金融巨头的血统,但是在投资上,合资基金公司的优势并不明显。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在100%以上的基金共有28只,其中10只为合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 虽然有着外资的“豪门血统”,但是通过比较合资基金公司与QFII重仓股的差异可以看出,合资基金公司的投资理念和外资方还是有着不少的距离。合资基金公司更多的是选择和内资基金公司“共进退”。 这在钢铁龙头宝钢股份身上有着集中表现。 从2005年一季报到今年的三季报,宝钢十大流通股东的变化态势就是QFII进,基金退。而随着QFII的不断加仓,今年中报开始基金完全退出宝钢的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而在三季度将宝钢股份作为十大重仓股持有的仅有11只基金,其中6只是被动持股的指数型基金。剩余5只基金分属四家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博时、国海富兰克林以及国泰。其中的合资基金仅国海富兰克林一家。 在宝钢股份今年三季报公告称业绩大增之后,基金才蜂拥而至,这时QFII早已大赚一笔。 记者接触到的业内人士普遍将这种合资基金和QFII之间的投资理念差异归结于对基金不合理的考核制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即使合资基金公司从内部考核的角度从更长期的业绩表现考核基金经理,但是来自持有人的压力使得基金经理有着短期做好业绩的冲动。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