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当丝绸之路和玄奘西行交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 1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沿边策

  本报记者杨磊西安、天水、瓜州报道

  平静不会是一个城市的全部。

  当北京在冬日的冷风中惯常轮回的时候,西安已经进入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大国的崛起》带来的热议填充着冬天的每一个角落,经过20多年来快速的经济变革,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时代已经展露雏形。

  从12月7日开始,陕西高官们纷纷亮相,开始为2007年的陕西经济规划吹风。

  他们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在过去很长一个时间段内,中国的经济发展脉络实际上是海洋战略。沿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已经确证了这种战略的必然性和可操作性,而随着上述地区的产业饱和度持续增加,有关产业转移和经济腹地开发的实质性举动正在得到中央层面的强化。

  陕西省一位副省长说,这必然会使人们的目光回到西部广袤的原野———从西安出发,穿过西部,进入中亚,最终到达印度。在那个同样伟大的国度之内,从陆地重回海洋的路线宽阔而且畅通。

  1300多年前,一个名叫玄奘的中国僧人,就是通过这条线路,最终走到印度。

  10月15日,一队由12辆越野车组成的车队悄然驶出了西安市郊大唐芙蓉园的停车场。在四十天的时间内,这个车队完整重走了当年玄奘西行的线路。

  一年多以前,当央视主持人曲向东开始他这个大胆设想时,他所考虑的更多是文化上的意义,他认为玄奘一度被世人遗忘。

  没有被遗忘的是中国的西出路线。中国的发展正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可能:中国的经济战略规划和地缘战略布局,将必然会重回陆地。

  梦回大唐

  此时的西安,对经济格局的艰难重塑已经持续数年———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散而且缺少充分合力的商业体系,携裹着这个西部省份进入中国经济版图。

  于是,玄奘这个名字注定会被多次提起———玄奘生活的时代是陕西的“黄金周期”,以开放和包容为特点的对外经济体系,一度使西安成为“世界的中心”———过往千年,这种商业基因一直隐藏在西安灰蒙蒙的天空之下。

  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说,这也是对丝绸之路的一次重走,他希望借助这个机会证明,一个更加开放的陕西将会重拾失去的辉煌。

  这使人想起西安市政府的一项名为“重塑唐城”的庞大计划。在这项规划中,西安市预计在50年的时间内,耗资超过百亿元的资金,分区分批恢复盛唐时期的长安风貌。为此,将有超过45万人会搬出皇城。

  他们的理由异常简单:唐朝时期的西安是全世界最开放、最发达的城市,甚至比古罗马时期还发达;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地位、最鼎盛的时期之一是唐朝———这种盛唐情结,一直在西安人心中挥之不去。

  在当地人心目中,大唐芙蓉园从来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在某种程度上,它所承担的使命被聚集在一点:确保外界对西安的光荣与梦想不会失去记忆。

  当玄奘出城之时,跟他擦肩而过的是来自西域诸国携带着大量财富的驼队———他们通过连通亚欧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物资输送到中亚。

  这一度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商务活动。但当地人说“这已经是从前了”———从改革开放至今,沿海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而西安却在逐步衰落。

  西北大学的经济学者们曾经做过一个报告,他们认为,中国在过去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重海洋而轻陆地一直是一个明确的战略,在国家层面上,率先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一直被视为战略的核心。

  因而,在很多人看来,西安“再造唐城”的规划承担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城市规划任务。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选择一个载体,让他们寻找西安未来经济发展的长远动力———当国家的经济战略布局重回陆地之后,西安将成为“重回陆地”战略的重心。

  失落的丝绸之路

  来自内陆温润的风经过秦岭和祁连山的重重阻隔,已经远不可及。从西安向西,穿过宝鸡进入甘肃境内,河套平原的广阔天地已经被来自中亚炙热的空气全面覆盖。

  这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通道之一。从兰州出发,一路向西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经过青海地区进入西藏,要么经过武威(古称凉州)、瓜州进入新疆,然后是中亚。这两条通道最终都能到达印度。

  2006年7月,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通往印度方向的乃堆拉口岸正式开通,这也是中印之间陆地口岸中断六十年后首次通商———在1000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时候,西藏地区已经进入寒冷的冬季,所以他选择了另外一条线路,翻越天山,通过新疆最终进入中亚到达印度。

  在玄奘的回忆中,武威———这个目前在甘肃都不算是大城市的地方,是一个极度繁华的所在。七座城池中的五座都充满了西域商人,外国的商旅们把它当作大本营,从这里把商品转运到中国其他地区。

  然而,和西安一样,从兰州到瓜州这一串的地名只能通过历史来回望曾经的辉煌。考古学家刘文锁说,无论在以往还是现代,这条线路都为中国做出了大量的贡献。

  在历史上,这条通过西安进入内陆的通道,一直承担的使命却是负责将物资和文化输送到内地,将西域的黄金留下。而在现代,它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能源通道之一。

  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的专家说,在改革开放之后,西部广阔的陆地空间实际上是在供给沿海地区:他们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供养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企业,他们无尽的资源输送至内地———直至今日,从新疆输出的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西气东输”的主力。

  因而,在经济学者们看来,这条重要的西行通道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面向海洋”战略得到确定之后,衰落已经是不可避免———“它被当作能源输出通道而不是经济输出通道”。

  西安再向西

  从这条线路沿线的城市排名可以看出,在2005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西安排名第十二,而兰州的排名更为靠后。

  学者们说,沿海地区固有的开放精神、庞大的海外资金来源以及对外经验的吸收发扬都是发展沿海成为中国经济布局的核心原因———而随着沿海产业的饱和度一直增加,拥有广袤资源的西部,必然将会重回中国经济布局。

  学者们认为,面对着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界竞争环境,在加快西部开发和统筹区域发展的大框架下,统筹考虑“建东部与建西部”、“长(珠)三角与西三角”、“走海路与通陆路”、“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将成为国家的下一轮经济布局的必然战略。

  在这个环节中,如何打通西部通道,使西部经济向中亚地区辐射成为当务之急。

  “塌陷的西部将会拖住中国持续发展的步伐,必须要有所改变。”这使得兰州和其他城市更加确信中国经济布局“重回陆地”将不可避免。

  2006年8月,甘肃省官方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沿海地区产业饱和、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承接上述地区的产业转移将会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甘肃将会提供相当优惠的政策条件,吸引东部资金。

  他们已经初步获得成功。甘肃省温州商会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四千名温州商人进入甘肃,在2005年仅温州商人的投资就已经超过四十亿元。而目前的武威已经成为甘肃省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他们的规划是至少要在“十一五”期间,将“民营企业在当地经济比重中占据40%以上的份额”。

  “新经济时代,我国初步形成了‘两极三区一地’的格局,‘两极’指北京、上海,‘三区’指分别以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都市圈,“一地”指的就是有可能连接中亚的西部。”北大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说,“这种格局代表着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而这正是玄奘曾经走过的路线。从武威继续向西,700公里之外,就是瓜州———这是甘肃最西的城镇,也是汉地经济圈在丝绸之路上的最后一个据点。

  在经济意义上,从瓜州进入新疆之后,来自内地的经济模式正在逐步与中亚地区的经济模式产生融合,北大区域经济研究所的专家们确信,这种融合将会对中国重回陆地的战略起到积极意义。

  10月18日,玄奘之路的车队经过瓜州。几天之后,车队经过新疆喀什进入中亚———千年之前,玄奘就是通过喀什,依靠沿途对向而过的西域商队物资供应,最终到达印度。

  “沿边策”系列报道

  第二篇:《出喀什》

  第三篇:《比什凯克的中国部落》

  第四篇:《塔什干少数派报告:钱多,速来》

  第五篇:《阿富汗战地传真:废墟中的商业重建》

  第六篇:《中国兄弟,这是巴基斯坦》

  第七篇:《另一个印度:和中国有关的命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