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大象”的较量:小企业反垄断鸣出大道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11:0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于文)“洪钢及其领导的山东泉林包装,为中国乳业的健康发展举起了反垄断的大旗,他是中国民间反垄断的先锋,是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这么大一个国家,反垄断不应该是泉林包装和洪钢一个人的事,中国人,大家一起努力啊!”……

“蚂蚁和大象”的较量:小企业反垄断鸣出大道理

  这是2006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网民们的几段评论,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洪钢的赞美和敬佩。作为在这场漩涡中心搏击许久的风云人物——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洪钢,此时,有一种从漩涡的窒息中摆脱的轻松感,深深地呼吸一口空气,他感到欣慰……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一个国际巨头和一个微不足道的民营企业之间的较量,被洪钢戏称为“蚂蚁和大象”的较量,也被行业内某些人不屑一顾地说成“堂吉·诃德和风车”的较量。

  闯入巨头领地面临“封杀”大网

  我们每天都在喝新鲜牛奶,这个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无菌包装牛奶盒,长期以来全世界只有一两家公司可以生产,其中一公司曾经占有近100%的市场份额和绝对老大地位。也许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您每喝一盒牛奶,其中有近五毛钱买的是这个纸盒。中国市场每年近300亿包饮料纸盒,这是个巨大的天文数字。无菌包装是牛奶产品的主要包装形式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上国家鼓励农民养牛致富,人民喝奶强身,我国的乳制品将面临更大的需求……

  生产出好牛奶光有无菌包装材料还不行,还得有无菌灌装机。就像好相机加上好胶卷才能拍出好照片。2003年创建的泉林包装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制出合格无菌包装材料的企业,但当时泉林包装还做不出灌装机来。就如同相机的使用者有权力选择不同品牌的胶卷一样,泉林包装认为无菌灌装机的客户理应有权选择不同品牌的无菌包装材料。就像大多数国内的新兴民营企业一样,“惹不起,躲得起”,初创时泉林包装只好剑走偏锋,尝试着将自己生产的包装材料卖给比较偏远地区的一些中小乳业客户,开始了艰难的“原始资本”积累……

  然而,不可避免地泉林包装公司闯入了国际巨头的领地,面临全面“封”杀的大网……

  有些企业买了几卷泉林包装的材料想试试,刚刚到手的材料竟被勒令“没收”了;

  本来兴奋不已的客户“蔫”了,不是避而远之,就是噤若寒蝉;

  已经答应参加泉林包装第一次媒体推介会的客户和行业协会领导忍气吞声成地“闪”了;

  本来答应商谈供应LPB板材(一种无菌包装需要的基材)的北欧供应商突然“哑”了;

  有关行业协会正在展开的包装用户调查“戛然而止”了……力量对比太悬殊了!这一切是刚刚创建的泉林包装始料不及的……。市场的封杀,使泉林包装创业之初几陷绝境。

  “叫板”这种现象是责任之争

  在洪钢看来,“没有选择的‘市场’根本就是配给制!它损害的是市场、企业、老百姓的利益。向这种现象‘叫板’,与其是说利益之争,毋宁说是尊严之争,责任之争。”

  与此同时,洪钢在欧盟有关法律的检索显示,早在1991年,上述公司就因其在欧洲市场上采取几乎是如出一辙的手段封杀竞争同行,被相关方面依据其反垄断法认定为违法,并处以七千五百万欧洲货币单位的巨额罚款。欧洲法院公开档案和许多欧美法学院教材案例中也对这一事件都有详尽记录!

  为什么在自己家门口受阻的事儿到了中国却畅通无阻?我国缺少一部反垄断法,洪钢顿悟到了自己企业的命运与国家法制建设的依存关系,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洪钢第一次有了一种超越于企业本身的使命感和冲动,他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摆在了反垄断

维权斗士的位置……

  为了旁征博引,掌握大量法律证据,洪钢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通过多种渠道翻阅几十万字的英文原文资料。在有关领导的指导下,他还咨询了我国著名反垄断法立法专家的意见,整理出了十几万字投诉材料。洪钢还不辞辛劳奔波于国家有关部委,连续八次向商务部、发改委和人大进行反垄断申诉,奔走于行业协会和媒体游说,……这种奔走疾呼,使他有时感到身心疲惫,有时感到势单力薄……

  洪钢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就像生命力顽强的小苗,给它一点空气和阳光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但在垄断的环境中,却一点点空气也得不到!公平不是靠施舍,它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力,但需要勇气去争取。

  “给我一点空气,我就能把这个理儿掰明白!”洪钢渴望得到更多的声援和支持。……

  2003年深秋,北京大学勺园秋阳灿烂,有关知名立法专家和政府官员参与的反垄断案例研讨会在这里静静地进行着……

  2004年早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报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

  2004年底和05年初,响应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反垄断问题的有关批示,国家有关部委加紧了反垄断法的有关调研工作。洪钢出席了由发改委和商务部举办的专题座谈会…

  在前不久结束的2006年反垄断法草案介绍会上,洪钢作为唯一国内当事方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展示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责任,自信和决心……中国第一部《反垄断法》呼之欲出,坚冰已经打破,坦途就在前面。

  业不在大有道则鸣

  在争取企业正当权利的同时,洪钢和泉林包装并没有放弃自身的发展和创新。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泉林包装研发的“香火”一直没有断,在研发自主创新设备上的投入一分钱也没省……。2004年7月,泉林包装自主研发的高速无菌灌装机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首次亮相,打破了国外厂商在中国长达几十年的垄断。今年泉林包装的多个研发项目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国家财政部科研资助项目。泉林包装先后获得“中国包装龙头企业”、“中国包装名牌产品”和“中国包装业二十项创新技术”等一系列荣誉。

  业不在大,有道则鸣,道,就是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以泉林包装为龙头的中国本土企业从夹缝中突围,奇迹般地在壁垒森严的市场里争得了8%的市场份额。而得益于成功打破无菌包装供应链上游的垄断,估计从2003年到2006年内,至少替下游客户和消费者的腰包省下了几十亿人民币。

  业内人士指出,今后中国无菌包装的牛奶和饮料市场还将有更大的成长空间,长期地、可持续地打破行业封锁,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的将是几百亿甚至近千亿人民币的经济利益,这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

  

“蚂蚁和大象”的较量:小企业反垄断鸣出大道理

  反垄断法的19年风雨历程

  泉林找到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希望他们做些调研并作出一些法律的分析。2004年3月,盛杰民领导的调研小组完成了7、8万字,出具了一份名为《无菌液体食品包装市场的反竞争行为分析》的分析报告。随后,泉林公司把此份报告寄送到工商总局、商务部、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乳业协会等有关机构。

  “考虑到原本分析报告太长,所以缩略为《警惕跨国公司在华实施反竞争行为》两页纸的提要”,盛杰民向《中国经济周刊》说,“需要警惕外国企业在华的垄断行为。” <<<详细

  中国乳品包装业呼吁反垄断

  中国乳品包装业几乎成了外企的天下。从罐装机到纸质复合包装材料,中国的各大乳品加工企业几乎都在使用瑞典利乐一家公司的产品。

  泉林包装副董事长洪钢:垄断损害各方利益

  中国无菌包装市场基本上是被外资公司垄断,或者是寡头的市场。这个行业由于竞争不充分,说直白一点由于垄断(至于是不是滥用垄断我们再探讨),导致了无菌包装牛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出现了一些问题。<<<详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