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黄河母亲在呼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九曲黄河优雅地划出一个长约433公里的U形弯,这就是传说中的“天下黄河第一弯”。这里补给了黄河总水量的45%,被誉为“黄河蓄水池”。这里也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水草丰美,被誉为“亚洲第一天然牧场”。

  然而现在,甘南的生态环境正面临危机。在甘南州政府网站上,一组组图片真切而残酷地描述着“黄河首曲”脆弱的生态面貌:老鼠洞遍布四野,曾有“亚洲第一天然牧场”美誉的首曲草原上,羊群继续啃食着沙地上稀疏的植物,不远处就是没有任何植物生长的流动沙丘,濒临干涸的湖泊上依然停靠着三两只小船,来势汹汹的流沙正毫不留情地向黄河扑去……

  “这就是现实中的黄河首曲。”甘南藏族自治州州长沙拜次力苦涩地回忆说,“10年前,首曲草原上大部分地方的草丛还很高,狼狈出没,在大白天一个人都不敢进去。”

  敲响警钟:“黄河蓄水池”正在萎缩

  资料显示,近10年来,甘南这块历史上拥有几百条大小河流的地方,已有近百条断流、干涸。而作为河流主要涵养源的草场、湿地退化面积更是达到百万公顷。“黄河流经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被誉为‘黄河蓄水池’,但现在这里湿地的干涸面积已经达10多万公顷。”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王建宏说。

  湿地锐减使该区域的水源涵养和补给能力被严重削弱。据水文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甘南草原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了约25%,补给黄河主要支流——洮河与大夏河的水量也分别减少了约27%和1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5000年的华夏文明。她以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2%的水资源,承担着向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的任务,还承担着向流域外部分地区远距离调水的重任。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近年来,由于黄河上游补水量的减少,黄河断流频率不断加大,断流时间也越来越长。由于“黄河蓄水池”的萎缩,无法对水量进行常态调节,黄河的洪灾次数和强度不断增加,对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严重影响。

  据专家测算,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断流或洪灾造成的损失中,有20%以上与甘南草原及以上地段的生态状况相关。例如,1997年的黄河断流给山东造成了高达1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就有20多亿元是由甘南及其以上地段,尤其是“黄河首曲”的草地退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等因素造成的。可以说,甘南的生态环境状况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和治理甘南生态环境,已成为关系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甘南生态环境的恶化还加剧了黄河的水土流失,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115.6万公顷,比上世纪80年代初增加了45%。同时,生物多样性也遭到了破坏,野驴、黄羊等20多种野生动物已在当地绝迹。

  作为土生土长的藏胞,甘南州州长沙拜次力颇有感触:“生于斯,长于斯,我时常回想起过去那种张扬、自在、安逸的生活。首曲的生态环境恶化带给当地藏族同胞很大的生活压力,尤其是随着可利用草原面积的减少,相当一部分藏胞开始返贫。他们没有草场可以放牛、牧羊,拥有的只是一望无垠的次生盐碱地、干涸的沼泽地、严重退化的草原和此起彼伏的沙丘。”

  寻觅答案:首曲生态退化的原因

  一直以来,藏族人民都怀有对大自然朴素的敬畏和保护意识。按照

传统文化,藏胞敬仰天空、高山、湖泊,因为那里驻有天神、山神和水神,他们从不随意破坏一草一木,因为可能会触怒天神。既然如此,黄河首曲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又是怎样形成的?多年来,甘南州政府以及众多热心学者都在积极寻找答案。毕竟,只有找到了环境恶化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实现黄河流域的和谐发展。

  2001年,在原甘肃省副省长,现甘肃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洛桑灵智多杰的主持下,甘肃省展开对甘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出路的研究。2005年,研究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全球气候变暖是甘南生态环境恶化的最根本的自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甘南高原,气温每升高1℃,蒸发量将增加10%,同时还带来降水的减少。多年来,甘南玛曲的气温平均变化率为15%,降水量平均变化率为-4.41%,减少了4.41%。气候变暖、蒸发加大、降水减少,都造成甘南当地的地表旱化、植被退化、湖泊萎缩等,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恢复能力减弱,成为甘南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其次,人为因素又给脆弱的甘南生态环境致命一击: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涵养功能降低,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森林保持水土功能的弱化,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活动加剧,加重了生态系统的负担。

  毕竟,生存在甘南黄河首曲的广大藏、汉、回、蒙等各族群众,不但要从有限的贫瘠土地上获取食物、

能源等基本生活资料,还要生产出大量畜产品以交换衣物、食用盐等日用工业品,以及获得教育、医疗等基本服务。在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下,随着人口和生产生活需求的增加,环境所背负的压力必然不断加重,而这会给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甘肃省政府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加强了对当地生态的治理,申请设立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国家对甘南的生态治理工作也十分重视。自1999年以来,共投入资金4.6亿元,先后在甘南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包括“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这些项目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态的破坏,使甘南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不过,由于这些项目基本上都属于试点性质,投资规模小、实施范围窄、建设期限短,而且缺乏综合规划,因此,黄河首曲生态环境逆向演变的整体态势仍在加剧。

  着手治理:水源补给区的系统规划

  鉴于“黄河蓄水池”的重要作用,2003年以来,在甘南州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方奔走及呼吁下,甘南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得到当地政府和国家的重视,也得到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支持。甘肃省委书记陆浩、代省长徐守盛先后多次到现场调研,中科院院士、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中科院院士程国栋,全国政协人口环资委副主任温克刚,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曾先后赴甘南进行实地考察。

  去年11月,在许智宏院士的倡议下,程国栋、郑国锠、孙鸿烈、任继周、李吉均、丑纪范、李家洋、汤中立、刘东生、薛群基、吴国雄12位两院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交了《关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恶化亟待国家支持保护与治理的建议》,主要内容为:一是甘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藏族群众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等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责成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科学工作者继续深入关注该地区的生态变化。二是鉴于甘肃省、甘南州已作了相当的前期研究和规划工作,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的生态保护与治理项目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尽快实施治理。三是甘南高原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生态与经济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将对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借鉴与示范作用,建议在甘南州建立国家级生态经济功能示范区。

  上述建议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分别做出了重要批示。目前,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列为限制开发类主体功能区,甘肃省也将其列入“十一五”规划的十大重点工程。为把国家和甘肃省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落到实处,甘南藏族自治州委托有关单位和专家特别编写了《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以下称《规划》)。今年3月15日,《规划》通过了国家级评审,10月中旬,中咨公司对《规划》进行了评估。《规划》提出,要以区域生态承载力和减少超载过牧、乱砍滥伐等人为因素为基础和依据,从生态保护与建设、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按照《规划》,“生态功能区”将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系统地开展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与治理、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和生态保护支撑体系等五大建设内容。从2006年到2020年,经过15年的努力,实现草畜平衡、恢复林草植被,增强水源涵养、补给能力,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同时,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建成山川秀美、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民族团结的新甘南。

  吁请援手:举全国之力拯救黄河

  根据规划,“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所需总投资为66.4亿元。按照国家政策,其中的非经营性项目由国家负责投资,为50.77亿元,占总投资的76.5%;经营性项目由地方配套或市场化运作来解决,为15.65亿元,占总投资的23.5%。在国家投资项目中,已有投资渠道的有24.89亿元,占国家投资的49%,暂无投资渠道的有25.88亿元,占国家投资的51%。也就是说,“黄河蓄水池”的保护和建设,还需要国家再投资25.88亿元,地方再筹资15.65亿元。对经济欠发达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来说,十五六亿的自筹资金是个短期内难以完成的任务。

  甘南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趋势难以根本遏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草业专家任继周认为,黄河首曲的“蓄水池”功能一旦减弱,黄河中下游、沿黄九省区乃至半个中国都要为此受到损失。从事高寒草地研究20多年的兰州大学教授杜国祯还有另一个忧虑:“按照近20年的退化速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不用10年,甘南州草场将成为我国又一大沙尘源。”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甘南州委书记陈建华表示,黄河首曲的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而单凭经济欠发达的甘南乃至甘肃省之力,无法完全解决问题,急需国家和黄河流域省份伸出援手,共同治理,共同受益。经计算,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后,直接经济效益每年将达到5.7亿元,给黄河流域带来的改善环境、涵养水源等多方面的生态效益,每年将达19.47亿元。这不但符合我国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更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甘南首曲人民正期待“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项目的上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也期待着加强保护“黄河蓄水池”。但愿15年后项目完成之时,黄河首曲能够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情,母亲河能够恢复她清澈丰沛的青春身影,黄河流域人民都能够安居乐业,共享母亲河的滋润。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