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铜企无奈签订城下之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02:33 京华时报

  本报讯 (记者 张艳 熊海燕) 记者昨天从中国铜原料谈判小组获悉,2007年度全球铜精矿加工费谈判结束,铜精矿一吨加工费比2006年的95美元大降37%至60美元,且30多年来的“价格分享条款”首次被取消。

  2005年我国进口铜精矿达406万吨,是世界第二进口大国。加工费降低将使我国铜冶炼企业收入减少1亿美元以上,这相当于2005年我国88家铜冶炼企业利润总额的1/6。而最大的损失是“价格分享条款”的取消。“价格分享条款”的好处是,如果市场上铜价上涨,“价格分享条款”可使冶炼企业除了获得加工费之外,还获得附加费,从而分享到供应商的利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秘书长尚福山表示,我国铜原料本来短缺,铜加工企业却不断上马,联合谈判小组谈判时处于不利的位置。谈判结果对国内铜冶炼企业是一大冲击,建议铜冶炼企业积极寻找其他的铜精矿来源。

  此次谈判由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与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等国外铜精矿供应商进行,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由云南铜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金属等8家公司组成。

  不久前,必和必拓控制的全球最大铜矿,与印度和韩国的铜冶炼厂也达成了同样的价格协议,并取消了“价格分享条款”。记者:记者张艳 熊海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