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诚信做玉 以玉喻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 04:22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十年飞天诠释翡翠文化

  “玉不琢,不成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冰清玉洁”,中国人自古就将做玉与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玉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里面蕴涵的哲理也异常丰富。成都就有一家十余年潜心做玉的飞天珠宝,近日,记者走进这个闻名业界的翡翠王国。

  工艺成就翡翠价值

  踏着琴台路青石板路前行,灰色的外墙、雕花的屋檐,飞天珠宝气派而不失品位的大型专卖店就位于此。店堂中最吸引人的当属一件件玉石制品,或华贵艳丽,或温润内敛,飞天还有不少高端玉器,最贵的单件价值就达上千万,是国内玉石爱家眼中的“极品”。 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其中不仅在于玉资源的不可再生、不可多得,还在于玉器设计的奇巧和工艺的高超。

  记者在展厅看到,浮雕、透雕、镂空,细如发丝,薄如蝉翼,小如米粒,光如琉璃,环环相套,层层相叠,巧夺天工。有专家称,玉石一般要从“种”、“水”、“色”、“工”、“品”五个方面来选购。一块玉石在加工过程中,切、琢、磨、抛、须层层小心,道道精细。正如飞天珠宝一贯所倡导的,通过大师巧妙独特的设计,赋予每一件产品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飞天最擅长依托材质的色彩变化特点进行设计,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焕发出光彩照人的神采,实现既是装饰品又是艺术品,更是收藏品的价值。

  文化赋予翡翠灵魂

  飞天是成都业界的成功者,其经营之道就归结于“诚信”二字。飞天的创始人认为,玉器本身没有一个明晰的品质、价值评判标准,因此,诚信经营尤其显得重要。“玉乃君子,非君子者做玉,必汲汲于功用和牟利,玷辱天赐稀宝,必不能使玉料尽显其天赋美质。”古人对玉的制作者也有如此高的要求。也正如周总所称,要做玉,必得先做人。因而,做玉需要用心,如同做就是要用心来相互对待。玉不会说话,但其实它最具灵性。同时,做玉还要对中国几千年的

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周总称自己从开始接触第一件翡翠到现在,已经有近20年的“玉龄”了。因为本身从事地质工作,长期与矿石打交道,对翡翠的接触就多了,也就有了较常人更多的了解。加上长期工作在中缅边境,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让他领悟了:“翡翠只识有缘人。”这句行话的深刻含义——不是有钱就可以在这一行里成功的。当然,在我看来,爱好翡翠也是一种陶冶情操的途径,重要的不只是物品本身,而是领悟翡翠所蕴涵的高尚品质,因为热爱,就想让翡翠更美,更多的人喜爱翡翠。飞天珠宝作为一个民族品牌,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玉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以德治玉,以玉正德”,飞天就是用这种观点去做人,做事,呈现更为完美的飞天翡翠文化。

  本报记者 刘昭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