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2007:房地产市场“四大悬念”引人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09:08 中国经济时报

  ■新华社记者黄全权常志鹏

  畸高的房价、过快的涨幅、膨胀的利润……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桀骜”与“任性”让社会公众饱尝苦涩滋味,更为其2007年的走势铺下无尽悬念。

  悬念之一:

  政策层面会否再亮“利器”

  12月16日,国家某部委一位负责人的发言引起政策分析人士的格外关注。“有关方面正研究采用多种手段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包括在住房的保有环节实施征税。”这位负责人说。

  事实上,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投机行为的盛行,国内相关税收环节的不完善乃至缺失问题日趋明显。

  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共识是,由于物业税迟迟不出台,客观上助长了房地产暴利和投机行为的盛行。“如果征收物业税,将极大地提高持有不动产的成本,不仅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以优化住房结构,而且也将在短期内对打击投机、抑制

房价起到重要作用。”经济学者周天勇说。

  “利器”的针对性和作用力显而易见,政策信号也已释放。而利剑何时“出鞘”,成为悬于2007年包括今后房地产市场上的最大悬念。

  悬念之二:

  前期调控效应将陆续“浮出水面”

  面对房价飞涨的严峻形势,仅从去年以来,国家就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相当多数的城市房价却依旧“扶摇直上”。

  调控收效甚微,是政策措施失灵?还是效力尚未显现?

  专家指出,由于国家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包括住房建设规划、

经济适用房建设、新开工项目比例等,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效果的显现必然需要时间。来自国家和相关部委的信息表明,明年,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是一场“重头戏”,重点是加快建设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改进和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建立和实施廉租房制度,着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悬念之三:

  面对调整和问责,

  地方政府“角色”将出现哪些变化

  在飞涨的房价和膨胀的房地产业中,部分地方政府近年来扮演的“角色”耐人寻味:由于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过多过深地介入房地产业,往往置中央的部署于不顾,使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但是,在“利益的调整”和“严厉的问责”之下,这种情况有望在今后的时间内发生转变。

  “提高征收标准将带动征地成本增加,有效切断新增建设用地扩张的经济动因,从而直接抑制用地扩张冲动。”财政部综合司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另外,新政策还把那些因违法批地、占用而实际发生的新增建设用地纳入征收范围,这无疑又给地方政府牢牢套上了“紧箍咒”。和利益调整齐头并进的是“严厉问责”。

  “对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未把新建住房套型结构比例分解到区域,未落实到具体地块、项目的城市,要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说。

  悬念之四:

  市场本身酝酿“变局”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房地产业内部也将承受着调整和变局。

  一方面,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银根”、“地根”的进一步紧缩等将使国内相当一部分

开发商面临空前的“资金链”和“拿地”压力,行业内的“洗牌”将加剧,市场的“逐出效应”将会显现。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房地产业中的“优胜劣汰”、企业间整合将会成为常态,品牌与实力竞争将成为房产市场的主题词。

  同时,随着国家“将90平米以下中小套型作为主流产品”战略的实施,国内住房消费模式、建设模式的转变将改变房地产开发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并重构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体系。

  2007年及今后的房地产市场将不再是“疯狂游戏”的舞台。非法预售、虚假宣传、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恶疾”将受到空前严厉的打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