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卸任武商 王冬生“掌舵”武汉大商业集团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 16:0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聂春林武汉报道

  武汉大商业集团的再次启动,最为失望的或许是瞄准鄂武商和武汉中百控制权的外资大佬们。

  王冬生真的交出了鄂武商(000501.SZ)的帅印。

  不过,同以往赌气辞职不同,王冬生此次辞职是因为被委以重任:出任武汉大商业集团筹备组组长,担当整合武汉三大商业上市公司重任。

  12月14日上午9时30分,武汉广场47楼4714会议室,在王冬生的主持下,鄂武商第四届第十二次董事会准时召开。王冬生的心情看起来不错,一个多小时的会,“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在这次会上,王冬生将董事长一职交给了鄂武商原总经理刘江超。

  至此,在沉寂几个月后,武汉大商业集团组建工作再次上路。

  王冬生的新使命

  仿佛是走了一个圆圈,时隔两年,王冬生终于了却了自己的夙愿。

  2004年12月,鄂武商69岁的原董事长毛冬生卸任,王冬生以武汉商贸控股集团董事长身份兼任鄂武商董事长。其时,武汉三大商业上市公司重组已讨论多时,但久未破题。其间,德隆系参与进来,欲打包整合武汉商业,未果。王冬生空降武商,有“救火队员”之意。

  武汉市政府一名官员透露,王冬生先后在武汉市青山区副区长、武汉市商业局副局长等多个岗位上历练。在商业局期间,王主要分管商业改革工作。主政商贸控股集团期间,将一个资不抵债的集团,带出泥沼,重新盈利。

  武汉市政府认为,“王冬生是担纲重组重任的最合适人选。”按照当时的方案,以王冬生掌控的武汉商贸控股集团为平台,将武汉国资公司手中持有的鄂武商、武汉中商和武汉中百三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转入商贸控股,三家公司按照业态不同,进行分类重组。

  随后,由于武汉市分管商业的原副市长李涛去职,加上突然而至的股改,武汉商业重组计划搁浅。紧接着,今年5月,武汉提出组建大商业集团计划,在银泰系的搅局下,又被迫暂停。

  而今,在历经多次波折后,由王冬生领衔的武汉大商业集团筹备组正式开始工作。

  据记者了解,武汉大商业集团的组建方案基本确定:武汉市国资委下属的武汉国资公司系鄂武商、武汉中百和武汉中商三家公司的大股东,分别持有三家公司17.23%、11.04%和47.34%的股份。武汉国资公司的关联公司亦持有三家商业公司少量股份。武汉大商业集团组建后,武汉国资公司持有的股份将全部置换进集团。此外,武汉市国资委下属公司将用现金方式出资,在武汉大商业集团占有一定股份。

  据悉,武汉大商业集团筹备组由武汉市国资委、商业局和三大商业上市公司董事长组成。权威消息透露,武汉大商业集团成立后,王冬生将出任新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人选暂时缺位,此前呼声最高的汪爱群,不在总经理人选之列,“其偏爱做超市连锁”。

  整合难题

  三大商业公司重组再次启动,武汉一位商业上市公司高层向记者感叹,全流通后,“江湖早已不是那个江湖,错过了整合最佳时机,难度较大”。

  上述高层以鄂武商为例说明,截至2006年9月19日,武汉国资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武汉华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天泽控股成为一致行动人,三者合计持有鄂武商22.68%的股份,与第二大股东银泰百货相差无几。假如采用定向增发方案,一是股东大会能否通过,二是即使通过,若其他股东亦参与认购,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仍不会变化。

  长江证券曾为武汉中百设计过定向增发方案,因武汉中百十大股东中,机构数量较多,大股东与机构沟通相对方便。武汉中百总经理张锦松曾向外界透露,“公司现金流比较充足。”知情人士透露,武汉中百通过定向增发让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的可能性较大。

  除了增发操作层面有难度,鄂武商一位高层认为,股改后,武汉三大商业上市公司股价一路走高,增发无疑也大大增加了资金成本。在股改前,一些非流通股股东,武汉国资方面完全可以用协议方式收购他们的股份;而全流通后,必须用市场方式去收购,这对大股东的资金运作能力是一个极大考验。

  事实上,武汉大商业集团组建的难题远不止这些。国泰君安一位商业分析师认为,新组建的商业集团必须要将三家上市公司的业态打乱重组,否则成立集团没有任何意义。此前,武汉市有关部门曾有设想,让武汉中百专攻超市,武商集团专注百货,武汉中商则做商业物流。

  申万一位研究员指出,三家上市公司进行业态重组,必须要经过股东大会通过。而要三家公司的股东站在全局角度一致通过重组议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尽管困难重重,在做大做强武汉商业和抵御外资并购的双重压力之下,武汉大商业集团的组建仍强势启动。

  据记者了解,由长江巴黎百富勤公司设计的武汉商业集团组建方案,正在武汉市委和政府高层之间讨论。一旦方案通过,将“迅速上报国资委和

证监会”。

  接近重组的人士透露,新组建的武汉大商业集团,总资产近100亿元。武汉市官方对武汉大商业集团寄予厚望,方案预计,到2010年,武汉大商业集团销售规模有望达到600亿元,比2005年的212亿元增长183.3%;预计实现利润6.4亿元,比2005年增长251.6%;预计实现税收10.6亿元,比2005年的4.08亿元增长159.8%。

  外资失落?

  武汉大商业集团的再次启动,最为失望的或许是瞄准鄂武商和武汉中百控制权的外资大佬们。

  自去年12月始,一直到今年9月底,在美国华平基金的力挺下,围绕鄂武商的控股权之争,银泰百货与武汉国资打得不可开交。

  今年4月11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湛江平泰公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至5月9日已累计持有武汉中百14959878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139%,直逼第一大股东武汉国资和其关联公司持有的13.71%股份。而湛江平泰的背后,就是美国凯雷基金。

  知情人士透露,武汉大商业集团组建后,武汉市官方将会对三大上市公司的发展更加重视,为了保持控股权,除了注入资金外,不排除还有注入资产的动作。团体作战,对外资大佬必将是一个极大阻击。

  银泰百货一位高层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回应,“不清楚武汉大商业集团一事,但正在与鄂武商方面协商,督促其执行股东大会通过的武广提租议案。”而武汉中百方面,自从5月份传出武汉组建大商业集团的消息以来,湛江平泰再也没有公开在二级市场上增持股份。

  武汉国资公司一位人士宣称,武汉大商业集团可以发挥资金的协同效应,实力相对强大,华平基金和凯雷基金可能会得到股份转让的溢价收入,但想保持武汉商业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现在看来有点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