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养家汉子老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03:58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陈军君

  夜渐渐深了,克拉玛依住宅小区内的步行街上人影慢慢稀少起来。

  一所小学门口的台阶上,一中年男子拿着一小片报纸,入神地看。

  “心情不好,出来坐坐。想点事情。”

  他姓张,来自昌吉市附近的兵团某连,是据熟人提供的信息,来克拉玛依做房屋维修工,一月能挣600块钱,比呆在昌吉种地强点。

  “但我也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家里的地并没有全部退掉,让我老婆种着。打工这事太没准了,哪天没事做了,还得回去。种地发不了财,但不会饿肚子。”

  “怎么社会进步了,人却落后了?”老张为这事烦恼。

  “你看,这克拉玛依多美,可是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是个打工的。他们这里的人基本都有稳定的工作,日子过得很安逸。”

  自从出来打工后,老张感到自己的老婆变了不少。“只要我一回家,就把我口袋里的钱搜得精光,说是怕我在外面‘胡搞’。也开始讲究穿着打扮了,烫了头发,买了长统袜,觉得自己在家种地吃了亏。她哪知道我在外打工的苦啊。”老张苦笑,“没办法,跟她说不通。”

  老张和老婆是少年夫妻。老张老家青海,十几岁时到新疆讨生活,最终落脚兵团。站稳脚跟后,回老家托媒找媳妇,娶的是临近村庄的土家族女子。夫妻20多年来同甘共苦,相处还算融洽。只是感到挣钱越来越不容易了,化肥、地膜、农药费用支出越来越多,种一年地,算下来,所得有限。

  “孩子还是生多了。要是只有一个儿子,现在压力也不会这么大。”老张有两个儿子,老大今年高考没考取,不想读书了,要出来打工,老二读初中。“我看,他将来也考不上大学。”“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都十八岁了。”

  老张谈起大儿子,就叹气。“还没出来打工呢,就让我给他买身衣服,说是出来打工时穿。跟我学维修的活,他根本看不上,让我给他交钱学开车。”

  “他的心思我可看得透透的,等学完了车,再磨我给他买辆车,找个女朋友,带在车上兜风多威风。这些孩子,没办法说。”老张摇头,说孩子们太不知道生活的艰辛。

  “先这么过着再说吧。”只初中毕业的老张说话用词准确,语气平静、坦然——哪怕是说到老婆的不理解、儿子的“不争气”。

  老张说,干了一天活,工友们早早睡下了,虽然很累,但他睡不着。“有时候觉得挺孤独的,在这个漂亮的城市。”老张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