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产销一条龙的家庭果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03:58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陈军君

  9月底的一个傍晚,阿克苏市依杆旗乡一个大园子。

  又红又大的苹果压满枝头,一些枝桠不得不用杆子支撑。小小的香梨已被采摘堆在树下,几位妇女坐在香梨堆里认真地分拣、装套。

  一位老太太起身迎客。老太太是果园主人,上世纪70年代初与老伴拖着几个孩子从四川来到新疆讨生活。再后来就承包了这片果园,有60亩地。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入了股。随着发展,发现销路是个大问题,大儿子邱斌就让兄弟姐妹入股,筹资搞了个集运输与销售为一体的果业公司。

  一阵犬吠,邱斌开着车进了院子。他和几位兄弟前几天刚拉了一车香梨去上海。

  邱斌递出的名片排满了字。他的职务是阿克苏狄夏特果业公司经理,然后是手机号、驻上海办事处电话、电子邮箱、网址、地址。邱斌“上海办事处”的诞生很有机缘。几年前邱斌去上海推销

苹果,偶然遇到了曾在新疆插队做知青的老王,一半是新疆情结,一半是对市场的判断,老王与邱斌一见如故,结成生意伙伴,在上海给邱斌做接应,联系冷藏库、联系经销商、反馈市场信息。

  本来只是卖自家园子里的苹果,在上海销路打开后,邱斌开始在阿克苏收购本地其他果园的水果,组织货源,公司就设在依杆旗乡政府院内。为了解决保鲜问题,也为将来扩大规模,邱斌开始琢磨建一个冷藏库。问题是建冷藏库需要一大笔投资,邱斌家族的经济实力尚不足以支撑。此回他的生意伙伴老王也来阿克苏了,他要考察市场,看是否有必要从上海拉来合伙人在阿克苏投资建冷藏库。

  邱斌一边跟记者聊着天,一边还不时关注一旁装箱小伙手里的活。“这箱梨不够分量吧?”邱斌拦下了小伙正要码起来的一箱梨,一过秤,果然少了几两。“再加两个梨。我看着就觉得不对劲。”

  “

上海人可精明了。上回一老太太拿着一个小包装箱的梨问,够分量吗?我让她自己称。她去了包装盒,一称还多了一二两。就一下子又买了6箱。”闯荡了上海滩的邱斌知道诚信、品牌的重要性。

  “妈,我们的包装箱还是去乌鲁木齐订吧。”邱斌告诉老母亲,前两天那位同乡反常地推荐他去本地一家纸箱厂定做包装箱事有蹊跷,有迹象表明有人要仿冒他们狄夏特公司的“老新疆”品牌。“可不能让别人砸了我的牌子。”

  “你们北京人爱吃我们新疆水果吗?认识的人中有对新疆水果感兴趣的吗?”邱斌的下一个目标是把他的“老新疆”水果打进北京市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