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我国亟待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媒体新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01:59 人民网-市场报

  当我国接近入世保护期终点线之际,各方对GDP增速、出口总量增幅等硬指标的盘点此起彼伏。此时最不应忽视的是,随着开放政策而来的中国市场规则、商业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革。相比于短期的经济腾飞,后者才能在中国深植下长远发展的根基。依靠计划模式,苏联等国也曾经在重工业上腾飞有术,却最终在市场与民生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WTO总干事拉米给中国入世后的成绩打出A+的高分,贸易对手们也承认中国在开放上确有长足进步。在开放声中,中国成为贸易强国、能源大国、汽车大国、世界制造业中心……仅举物流为例,越来越快捷的物流背后是交通网的成倍增加、电脑配货、卫星定位传导等新技术手段的采用,是集装箱运输的世界翘楚地位,是港口与保税区、离岸中心的建设,是政府的窗口式办公以及主要港口的全年无休通关新模式,是商务部与海关审批项目的精简。一个行业是社会之网的节点,生产效率的提高绝不是某个行业的特权。中国带给世界的惊喜正是基于制度、技术与文化提升下的经济增长。

  这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几乎从未以如此开放而平和的心态面向世界。没有人怀疑市场、资本和贸易的作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依靠工商业税收与全球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国家。目前的问题是,市场的公平要义应该通过什么制度加以更加全面的体现,怎样的制度建设才能强国富民而非掠民自肥,在这样的思想平台上,中国的市场经济才有可能走向长远。

  然而,中国入世之后软实力尚待增强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中国在国外遭遇的并购失利等案件,大多与中国不够彻底的市场化或者企业的行政色彩有关。如美国国会否决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的理由,第一,国有控股的中海油会损害美国的石油安全;第二,中海油1/3的收购资金来自政府的低息或无息贷款,相当于政府补贴,属不公平竞争。而欧盟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其针对中国企业设立的5项“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标准中,最核心的是企业独立,不受政府部门干预。

  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等软实力不足是后WTO时代我们面临的新考验。首先要放弃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其次,向所有的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三,在加大立法的同时,也能进入一个加强执法时代,清除与法律相违的法规政策,使我国的

知识产权、反不公平竞争法、行政许可法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受行政权力的干扰。

□ 南 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