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当前消费需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大势观察■陈文玲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消费结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我国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看,从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看,我国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消费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为5个“过低”和1个“过高”。

  一、最终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呈不断减弱之势

  197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62.1%,“六五”期间平均为66.2%,“七五”期间为63.4%,“八五”期间为58.7%,“九五”期间为59.4%。2000-2005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6%、55.5%、53%和52.1%,2005年比2000年降低了9个百分点。我国最终消费率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降低趋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降低。与世界各国比较,我国最终消费率明显太低,根据2002年数据,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9.1%,其中低收入国家的消费率为80.2%,中等收入国家为72.6%,高收入国家为80.3%。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都低近30个百分点。

  我国最终消费率过低,必然使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大部分来自投资。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2000-2005年我国投资率分别为35.3%、36.5%、37.9%、41.0%、43.2%和42.6%,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状况进一步恶化。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0-2002年世界平均投资率为22.5%、21.4%和19.9%,在2002年低收入国家投资率为21%,中等收入国家为25%,高收入国家为22%,我国投资率显然过高。

  二、居民消费率过低,居民即期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受到较强的压抑

  主要表现:一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即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我国1978—1989年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1.3%,1990年以后逐年降低,2005年降到38.2%,15年下降了11.5个百分点。而在2000年世界居民消费率就达到62%,低收入国家为69%,下中等国家平均为56%。二是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1997—2005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从80%下降到73.3%,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则从20%上升到26.7%。而世界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在80%以上。三是居民消费倾向较弱。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比GDP年均慢1.9个百分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徘徊在0.5—0.6区间,即居民每增加1元收入,只有0.5—0.6元用于消费。消费在居民总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1997年的50%,到2005年这个比重降至39.2%。

  三、农村消费水平过低,城乡之间消费能力、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是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拉大。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近十几年来差距迅速扩大,2000年至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53.4元、2366.4元、2475.6元、2622.2元、2936.4元和3255元。城乡收入比2000年为2.78∶1,2001年为2.90∶1,2002年为3.11∶1,2003年为3.23∶1,2004年为3.21∶1,2005年为3.22∶1,二者差距逐年扩大。二是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38元,城乡消费水平之比是2.9∶1,1990年扩大到3.0∶1,2000年至2005年连续六年保持在3.6∶1左右。从城乡居民消费构成来看,2000—2005年,城镇居民消费比重由60%上升到67.1%,而农民消费比重则由40%下降到32.9%,六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市场规模差距拉大。1995年城市与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2376.7亿元和8243.3亿元,城市是农村的1.5倍,而到200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04倍,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足25%。四是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拉大。2005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低到36.7%,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5.5%,这个数字比1990年扩大了4.2个百分点。

  四、中产阶层人群比重过低,尚未形成成熟的大众消费社会和有强劲购买力的可持续消费能力

  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消费者群体,是产生可持续消费需求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中产阶层虽然正在产生并得到扩大,但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也很大。一方面,中产阶层家庭占家庭总数的比重很低。据有关统计,2005年我国仅有13%的家庭步入中产阶层,预计到2010年这个比重才能达到25%。另一方面,中产阶层的消费率近年来也出现大幅度下降。据有关机构调查,我国中产阶层消费率从1985年的91%降至2005年的75%。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户均全部财产只相当于大中城市一套经济适用房的价值,也就是说,购买一套经济适用房,将耗尽城市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的全部财富。

  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是形成成熟大众消费社会的基础,是具有强劲购买力的主体。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占社会家庭总数的比重都在70%以上,除了房产之外,可增殖的财富、可永久性保存的财富拥有量很大,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这个群体是市场消费的主体,是产生可持续消费需求的最主要来源。

  五、信用消费水平过低,我国即期消费需求主体实质上是有购买能力的现金消费能力

  我国从1997年开始发展消费信贷,到2006年7月末,全国消费贷款余额达到22070亿元,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0.2%。在各项消费贷款中,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余额分别为18547亿元和960亿元,分别占全部消费者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的84%和4.4%;短期消费贷款和中长期消费贷款分别为1366亿元和20704亿元,分别占全部消费贷款的6.18 %和93.81 %。这意味着,在我国接近7万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信用消费的比重是极低的,扣除84%的住房消费贷款或93.81%的中长期消费贷款,用于即期其它消费的信贷消费不足消费总额的2%。

  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美国,1945年消费信贷在美国个人消费开支中只有4.7%,1979年上升为25%,目前这个比重已经达到1/3以上,美国消费信贷规模已经超过14万亿美元,比全国经济总规模还多1万亿美元。2005年,美国消费贷款余额达到21559.96亿美元,是我国包括住房贷款在内的消费贷款余额的10倍多。

  六、居民储蓄率过高,居民支出构成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失调,即期消费需求受到强烈“挤压”

  1990—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7119.8亿元增加到141051亿元,年均增长22%。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623元增长到10787元,年均增长20.9%,人均储蓄年均增加速度比人均收入高7个百分点。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国内储蓄率为42%,1997年为45%,2005年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美国1950—1971年期间,储蓄率在8%上下浮动,1972—1992年间储蓄率在8%—10%之间,1992年之后储蓄率迅速下降,到1998年降到2%,2005年下半年,美国总体家户储蓄率下降到1.1%。

  居民储蓄高速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资金,但我国储蓄率过高,也意味着居民支出构成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失调,即期消费与未来消费比例失调,说明消费者有限收入用于储蓄,以支付消费者生命周期中未来消费的部分过多,其结果导致即期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同时巨额储蓄也成为高投资的重要因素。

  我国消费中存在的5个“过低”和1个“过高”,有历史形成的原因也有现行的政策原因,除了投资与消费失衡、即期消费能力与远期消费能力失衡外,主要原因还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足,加大了居民未来的消费支出预期。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方面公共服务不到位,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足,导致居民风险防范型储蓄动机不断增强。

  第二,税收制度设计不合理,直接税比重过低,间接税比重过高,不利于促进消费能力的释放。我国税种从1952年的16个发展到目前的25个。直接税收入所占比重从1952年的50.6%降至28.1%,间接税收入所占比重则从49.4%上升到了71.9%。我国与消费有关的税种有5个,分别是间接税中的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和直接税中的
个人所得税
。1994-2004年这5个税种所占比重约为77%,其中,间接税所占比重平均高达71.8%。

  第三,就业不足、收入水平低、中产阶层少,导致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不足,也是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中国目前仍是个低收入的国家,从人均收入水平看, 2005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为1730美元,仅为美国的4%,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也仅为美国的15%;从人均社会财富来看,中国仅为美国的1.8%,人均财富仅为9387元。2006年我国新增劳动力达到峰值,劳动力增量有1700万人,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约25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1400人。

  第四,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农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采取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人口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商品粮政策、投资政策和力度等差距相当大,导致农村消费环境和消费能力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

  第五,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是信用消费水平低和消费环境差的根本原因。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产生预期效果的基础是信用,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信用消费水平过低,都与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目前仅有

人民银行建立的个人金融信用数据库,还没有包括涵盖多方面社会信用信息的信用产品,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征信国家。

  第六,各阶层之间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分配体系总体结构失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我国基尼系数1981年是0.288,1990年为0.343,1999年0.397,进入2000年之后,基本上在0.4以上,目前已经接近0.5,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

  经过28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已经从供给约束型经济转向需求约束型经济,这就要求必须把扩大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最终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应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特别是扩大农民消费,作为扩大国内最终需求的重点。着力提高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农村居民消费率,提高中产阶层人群的比重,提高信用消费的比重。还应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入手,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政府社会保障职能,以逐步降低居民储蓄倾向,保持居民储蓄适度增长,以扩大即期消费需求。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的状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消费政策,加快建设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提供丰富完善的服务,进一步释放居民发展型、享受型等高端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GDP增长的双拉动,实现扩大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