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银行业开放市民短期难尝“甜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08:12 沈阳网-沈阳今报

  

外资 A T M抢占中国市场。(资料图片)
外资银行个性化服务更突出。(资料图片)五年前的12月11日,随着 W T 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击槌轻落,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入世进程的结束,宣告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

  五年后,中国银行业、成品油市场宣布全面开放。

  从昨天起,外资银行在政策范围内获得梦寐以求的“国民待遇”———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将不再有地域和客户限制。

  至此,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狼”此次真的来了。对此,多位中资银行人士表示,在3 5年内,外资银行由于网点资源、经营理念以及政策方面的原因,难以与中资银行全面抗衡。

  从昨天起,中国将全面放开成品油市场,外资不但可从事成品油的零售,还可以延伸到成品油的批发。业内认为,外资的加入,将增加中国成品油供应主体,困扰中国市场的“油荒”可能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中石油中石化主导地位无法动摇。

  银行

  影响:个人

理财客成争夺焦点

  “对于双方来说,也许合作更大于竞争。”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戴叙贤透露,网点资源是中资银行的最大优势,因此3 5年内,外资银行无法与中资银行相抗衡;而相反,双方在

理财产品、国际结算等方面的合作更应该是主流。

  外资银行在理财产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市场占有上处于劣势,而中资银行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竞争,抗风险能力薄弱等问题,但占据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一旦双方通过合作,将实现双赢局面。

  不过,有银行人士预测,个人理财市场将是外资银行发起集体冲击的第一块“根据地”。荷兰银行中国区的高管就对外界透露,荷银集团计划未来一年内在中国大陆7个城市增设4家分行,设立20个“梵高贵宾理财中心”。据悉,梵高理财中心的门槛达5万美元,显然是把矛头对准了高端客户。

  相关人士预测,一旦人民币开放后,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的大部分公司业务很有可能会向外资银行倾斜,中资银行将面临挑战。另外,外资银行的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方面的优势,将对中资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冲击较大。

  受益:外资银行服务全方位

  尽管外资银行全面开展人民币

零售业务尚需一段时间,可中外资银行已悄悄地开始了客源市场的竞争。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采访时发现,金融开放,面对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同台竞技”,老百姓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广东银行业监管人士认为,中外银行“同一起跑线赛跑”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市民。“外资银行良好的服务方式,以及所提供的理财产品与工具的多样性,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市民选择余地更大。”

  数据显示,外资银行60%%的收入来自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中资银行90%%的收入来自贷款和存款之间的利差。这说明外资银行大多是混业经营———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综合服务,使他们可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商业银行服务及多样的金融产品。

  等待:门槛高多数国人难享受

  但是,短期内市民可能还无法享受到外资银行的全面服务。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虑,大部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可能会设置门槛,如花旗银行在境外都会设置存款5000美元为进入门槛,这无疑将大量中下收入的市民拒之门外。对此,中国银行广东省个人零售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外资银行短期内肯定会采取错位经营方式,中高端客户则是他们重点争取的目标。

  成品油

  两大巨头地位难撼动

  现在中国油品市场上的两大竞争主体是中石油和中石化,按资源分布各自控制了一部分市场的主导权,在市场上既竞争又合作,成品油全面放开之后,已进入或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石油巨头无疑无法不介入该市场,竞争对手将增多,给国内石油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据专家介绍,目前,包括 B P、壳牌、美孚等外资巨头在中国已在润滑油、成品油零售这块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但是,目前所有外资巨头的加油站业务,成品油的供应是依靠中石油、中石化两巨头,一方面,外资可更快切入市场,但另一方面,对中资企业的依赖也是显而易见的。

  据悉,目前几大外资公司也在积极调研,希望尽快参与成品油批发业务。中油 B P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正在密切关注中国有关 W T O配套政策,也在尝试拓展一些新的机会,他表示,批发市场有更多的参与者之后,将有更新的活力,加油站获得油源的方式将更灵活。

  来自中石油的一位专家则认为,供应主体的增加,不会动摇到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主导地位。他说,“实际上,这几年两大公司已准备好了,在油源方面,政策上规定,中国的炼油厂不能外资独资的,而且中方必须控股;在零售领域,中石油和中石化已占领了最好的加油站,外资收购的成本将逐渐增大。”

  油价放开“油荒”即解

  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成品油批发的放开,供应主体增加,相应的,对市场的供应总量也会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成品油市场的供应。据悉,最近一两年,全国各地的成品油市场时不时出现一定程度的紧缺,广东去年甚至出现少见的“油荒”,业内人士认为,放开市场对于缓解“油荒”是非常有好处的。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外资大规模的进入,有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市场基本格局,由于供需矛盾决定价格,在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联手控制价格的能力将越来越失去效力。

  但是,来自中石油的专家却表示,尽管供应主体增多,但是以此推断供应总量增加是过于乐观,因为目前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差距明显,只要中国的成品油的油源价格不跟国际接轨,进口价格和销售价格倒挂,有成品油进口、批发资格的外资企业依然不愿意向国内供应,还是依靠中石油中石化供应,结果吃亏的还是两大公司,只有油源价格放开,供需矛盾才会真正解决。综合《中国证券报》《信息时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