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入世五周年特刊:湖南长丰汽车叩响美国大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03:13 红网

  2006年12月8日,埃及首都开罗,一条十分僻静的小巷,一辆奇瑞轿车开过。

  同一天,安徽芜湖。奇瑞公司的第70万辆汽车走下生产线,这辆车即将出口到俄罗斯。当第一台奇瑞汽车走向市场时,正是我国加入WTO的2001年。当时在这辆具有纪念意义的首台车上签字留念时,奇瑞管理层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兴奋,还有焦躁。如今,中国汽车非但没有垮掉,反而获得了快速发展。一串零乱的脚印之后,中国汽车真正站在了国际化门口。从防御走向进攻,出口成为WTO给中国汽车带来的最大机会。

  在最难攻克的北美汽车市场,将迎来一位新的挑战者——湖南长丰。

  潇湘晨报记者 余志敏 长沙报道

  10月,美国汽车城底特律。通用、福特等几大汽车巨头正为摆脱北美市场的困境而焦头烂额,他们不会注意到一个中国企业家的到来。长丰集团董事长李建新的到访,是为了联系参加明年1月底特律北美车展的事宜。底特律车展将是长丰汽车进军美国市场的信号。虽然李建新明白,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打开市场仍然很难,这需要时间。

  一张“万能通行证”

  5年的收获,不仅仅是一场虚惊,还有中国企业难耐的出海冲动,一种重新改写产业版图的雄心。

  几天前,长丰5款新车从北京长丰研发中心出发,登上飞往底特律的航班。一个多月以后,它们将在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汽车展上亮相。

  本次车展也恰逢北美车展100周年纪念。北美车展组委会认为“希望北美车展成为长丰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好的桥梁。”

  “我们希望通过进军高端的国际市场,来塑造和检验长丰汽车的品牌和技术,打破中国自主品牌在世人眼中低价位、低质量、低技术的惯有形象,提高我们的品牌含金量。”李建新在北京车展期间对记者说。

  美国市场是一个很硬的市场,没有实力是无法打开的。但是一旦这个市场被打开了,也就意味着拿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技术、质量和环保方面的通行证。李建新表示,当条件成熟时,“我们将会进入美国。”

  音乐落下,还剩几把空椅子

  走向国际市场,可以消解中国汽车行业过剩的产能。但是,在这场抢座游戏中,音乐落下,还会剩下几张空椅子给中国?

  湖南长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铭说,长丰从2002年开始就关注国际市场,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目前,长丰产品已出口到非洲、欧洲、俄罗斯、中亚、南美洲等很多国家。

  长丰集团并非唯一一家,也并非首家打算进军北美市场的中国汽车生产商。南京汽车集团已宣布计划在美国市场推广MG汽车。

奇瑞汽车表示希望敲开美国市场的大门。

  日本人用了20年才真正了解北美市场,中国车企想在欧美市场立足还需走很长的路,他们不仅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起好的服务体系与品牌口碑。欧美市场对中国车企可能还是个遥远的地方。

  长丰表示还未考虑2010年前在美国销售汽车。李建新说,要想在美国市场上取得成功需要时间,此次参加北美车展,只是学习经验,而不是推动销售。

  中国汽车的秘密武器在哪里

  中国汽车行业秘密武器在哪里?汽车行业没有所谓的“中国价格”优势,至少在近阶段仍将如此。首先,相对于T恤衫或者CD机而言,汽车出口运输费用相当高昂。此外,原料成本和高额的研发成本也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制定出口价格时不小的负担。

  但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罗建曦预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汽车行业将洞悉汽车成本的谜团,届时中国将成为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全球性汽车出口国。

  就在上月结束的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北美车展组委会的三任主席都对长丰汽车的产品和研发设计能力感到惊讶,回到美国后,对长丰汽车展台进行了特别的调整,将长丰汽车的展台调到了一个更好的位置。或许,这一全球化的微小细节中,隐喻着中国汽车的未来。

  [我的WTO生活]

  汽车越来越便宜了

  潇湘晨报记者 余志敏 长沙报道

  车主档案:吴东,男。第一辆车购于1999年,2005年底买了第二辆车。

  买车故事:早在1999年时,我就买了第一辆车。不过,那时候整个车市就是老三样当家。三选一,就将一辆捷达开回家了。开了6年,前两三年竟然没一点故障,值了。

  转眼到了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了。一波接一波的价格战将车市搅得热热闹闹,周围的哥们都跃跃欲试要买车了。我好在还有辆捷达开,打算能扛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了。

  到后来,捷达开始出一些小毛病。去汽车市场转,可不得了,汽车4S店好像一下子都冒出来,四方坪、丽臣路、湘府路,四处都是宽敞明亮的汽车展厅。哎,以前头痛没车可选,现在是头痛车多选不过来,这换车还真不知换么子车了。

  好在我在车坛混了这么多年,对车多少都有些了解,我的想法是,有几点是可以不考虑的:太贵的不要,理由很简单,荷包里钱不是特厚实,买辆20万以内的就足够了,这样基本也就把范围定在国产车上了;保有量小的不要,以后维修成本高,开惯了捷达,也就习惯了捷达的维修成本,要是让我掏700多块换个刹车片,心疼啊;小厂的不要,国内市场也算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了,哪天厂家要是没了,那就算是“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找不到配件的车子没法跑”了。

  思前想后,只有伊兰特、福美来、凯越和骏捷可选了。伊兰特很中庸,什么配置基本都能给塞进去,是当年的销售冠军,虽然不少销量是出租凑数上去的,但有足够的出租保有量做后盾,以后的维修成本高不到哪去,好,就它了。

  现在,我就等着以后再换沃尔沃、宝马、奔驰吧,现在,这些以前特贵的名车,不是也就30多万可以买到嘛。

  [预言与现实]

  预言:汽车工业不堪一击

  现实:×

  在中国入世前,汽车工业被看作最令人担忧的行业,专家认为国内汽车业不堪一击,会迅速垮掉。罗兰·贝格公司曾预测,中国轿车产量在2005年将达到100万辆,但实际上在2002年产量就突破了100万辆,2005年已接近300万辆。毕马威公司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轿车市场,预计2007年将超越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轿车市场。与此同时,国产汽车业国内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14%增长到2006上半年的28%。

  [WTO进化论]

  新WTO人

  WTO正在走近,WTO又在远走。龙永图感慨地说,人们过去对中国加入WTO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世界上没有人像中国人这样,对WTO有如此大的热情。但是,现在他们不再关心WTO在谈什么内容了。”WTO已演变成每个人的生活。WTO与中国的约定,已化为与每一个中国人的约定。

  这改变并非一夜之间,但是确实发生了。国际市场“打个喷嚏”,普通市民也有了切身感受:国际油价走高,国内油价迅速跟进,坐出租车、坐飞机也随行就市;国际金价大幅震荡,金店里的金银首饰价格跟着几起几落……与市场更直接更迅速“接轨”的老百姓,真得睁大眼看清国际经济的风向了。

  5年来,从超市里的油盐酱醋茶到银行、保险,从音乐、电影、戏剧到教育,WTO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而WTO这三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名字,也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语言。中国人正在逐步分享WTO所带来的成果。入世五年了,中国13亿人真正的“世贸通”很少,但这并不妨碍亿万中国人受益于加入WTO的抉择。加入WTO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还有观念、法制、政治、教育和文化。换言之,中国人对世贸组织已从仰视转向平视,心态正在发生微妙的改变。

  看世界、守规则在带给你实惠的同时,也成为一种刚性约束。只有“世界意识”、“规则意识”融入每个人的心里,中国才能真正融入世界潮流。“中国入世的最大风险是对游戏规则的无知。”龙永图的这句告诫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在WTO生存下实现了嬗变。5年来,

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在与国际经济规则的接轨碰撞中,一贯以“一人成龙,三人成虫”著名的中国人,也开始习惯于联合、协作。这种由下而上自发形成的社会良性合作精神,将是加入世贸组织带给中国的另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讲,WTO真正的大戏才刚刚开演。一种进入WTO之后的国际心态,是中国——一个大国的进一步崛起的前提。文/记者 邵中兵

稿源:红网 作者:余志敏 邵中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